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匍匐在自然的脚下,没有能力主动对自然进行变革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更谈不上获得对自然的主体地位,所以人只能无奈地适应自然,“顺天敬命”。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缺乏对自然的根本性变革和改造,人类和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进入工业社会,人类发现了自己强大的本质力量,发现了自己能与自然力量相较量的资本。在武装了科学技术的盔甲后,向自然进军成为人类力量的象征。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增强人类的力量,但人类也肆无忌惮地榨取自然。终于造成我们今天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日趋枯竭,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形成了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严重危机。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直接表现,生态危机意味着人的心态危机。 从哲学价值论的视野看,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逐渐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享乐主义人生观、科学主义理性观、功利主义道德观和消费主义生活观等,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价值观根源。人类要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的困扰,必须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省工业时代的文明观,以平等的心态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确立新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观,尊重自然的价值,与自然建立起和谐的、亲密的关系。确立新型自然价值观,树立新型发展观,倡导简朴的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完善人的德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正确的社会政策支撑和有效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