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宽压缩光栅是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中的关键元件,随着拍瓦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发展,脉宽压缩光栅抗激光损伤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对光栅损伤机理研究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本文利用优化改进的飞秒激光损伤测试系统,针对宽带“三明治”结构的金属介质光栅/膜和金光栅/膜,进行了飞秒损伤测试。通过双温模型、热传导模型和热力耦合模型分析了金光栅及不同基底金膜的损伤机制;通过介电常数和联合离化模型分析了金属介质光栅的初始损伤机理;通过对金属介质光栅电场、温度和应力的分布分析了皮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的损伤机理。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针对目前飞秒损伤测试系统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测量精度不高等缺点,对飞秒损伤测试系统进行了改进,加入了自主研制的偏振片及λ/2波片,并且通过等效距离测光斑的方法使误差从13%降低到3%,提高了测量精确度。 2.通过中心波长为800nm,脉宽为31fs的激光损伤测试系统对金光栅的飞秒单脉冲和多脉冲损伤测试,发现初始损伤均为鼓包,并且鼓包高度随着脉冲数的增加而变大,损伤阈值从0.35J/cm2降低到0.10J/cm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细微的观测发现了微孔是影响金光栅损伤阈值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理论模拟分析验证了激光可以通过微孔与下层光刻胶发生作用产生热冲击使金膜层脱离光刻胶形成鼓包形貌,提出了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金光栅有利于损伤阈值的提高。 3.通过电子束蒸发工艺制备的光刻胶基底金膜和熔石英基底金膜的飞秒损伤对比,发现熔石英基底的金膜具有更高的抗激光损伤能力,损伤阈值为0.64J/cm2,损伤形貌表现为熔融烧蚀;而光刻胶基底金膜损伤阈值为0.30J/cm2,损伤形貌表现为鼓包突起。通过电场,双温模型,热力耦合模型对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结合力测量结果提出了金膜与基底材料的结合力是限制光栅损伤阈值提高的主要原因。指出采用直接在基底上刻蚀光栅结构,再镀制金膜的光栅具有更强的抗激光损伤能力。 4.对“三明治”结构的金属介质光栅进行了飞秒损伤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聚焦离子束刻蚀的观测,首次确定了“三明治”光栅的初始损伤位于HfO2层。通过介电常数和联合离化模型分析了三明治结构金属介质光栅的飞秒初始损伤机制及损伤的发展,指出三明治结构中的HfO2是限制金属介质光栅阈值提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金属介质光栅抗激光损伤能力提供了有利的参数依据。 5.对“三明治”结构的金属介质光栅进行了皮秒损伤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聚焦离子束刻蚀的观测,发现初始损伤位置与飞秒初始损伤不同,皮秒初始损伤位于金膜层。通过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计算,得出金膜层由于其金属本身具有的吸收性质,会吸收大量的入射激光能量,使金膜达到一个很高的温度,由于热力耦合作用,应力的分布主要也在金膜层,并且最大应力位置与温度最高位置相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膜层间会通过相互作用释放金膜层中的温度和应力,并且温度和应力释放的方向会沿着光栅结构中薄弱之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