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并不试图在一种具体的实证意义上的法律结构中考察主体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福柯视野中的权力和主体关系的梳理,去探求主体和权力的内在性认识,开放出一种新的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福柯这样的以思想的晦黯不明著称的哲学家,任何想以贴标签的方式简单概括福柯思想的企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可能的是通过思想家们之间的对话,通过他们碰出的火花,来把握他们思想之间的异同,来确定他们在思想史上的身位。他们或许有所隐藏,又或者他们之间的对话根本就是虚假的,但是,如果联系到思想家所处的大背景以及其思想家本人的生活史,或许能够有所进展,使得我们不至于深陷于思想家们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布下的思想迷阵了。 本文试图通过一种基于历史感的考察方式来探究福柯思想的具体构成在文章开头,我们把福柯最有影响力或者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论述“人死了”搬上历史舞台,代入具体的角色,对此中问题的进行彻底的反思。 正是在对福柯的具体生活历史条件认识,对他的思想生成的环境,他的童年、他的青年时期,进行一种具体直观的把握,以考察其思想的开端。作者意图说明福柯对主体的关注以及对“权力”的理解在各个时期是有所不同的,从他早期的作品到中期再到晚期作品,通过这种阶段性考察,我们看到他对主体与权力的关系的认识,在何种条件下是一种“压抑假说”在什么时期又是“微观权力论”。 本文从第二章就是在将他与其他思想家的对话中,从福柯思想的一开始起,他不断的在与历史上的那些思想家进行权力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矫正。这一章涉及到康德,但要注意到的是康德本人在主体意义上并无明显的权力的论述,福柯是站在康德的“批判”意义上加以对话,福柯正是要发现康德隐而不显的话题,福柯也是据此以来建构自己学说资源。《词与物》正是他对康德的政治—法律问题的一种回答。福柯和康德没有达成一致,而他们所争论的焦点和差异也是本文接下来所关心的重点所在。 第三章所描述的是福柯思想历程的一个关键,也是本文考察的重点,正是福柯宣告的“人之死”之后,对权力的思考,福柯正是通过谱系学开始和传统的主体权力理论分道扬镳。当然,如果说康德是在以一种“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