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政府有责任为公众提供绿色自然环境,提供优良的公共空间。近年来公园绿地建设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建设完成后,随之面临的将是管理问题。世界发达国家已逐渐从公园绿地建设时代过渡为公园绿地管理时代,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还正处于公园建设规划与管理交叉进行的时期,在城市公园管理方面存在着经验缺乏、法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南昌市的城市公园管理模式为例,探索现有的公园管理模式实践与改革。旨在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最大发挥公园的公益服务性。本文运用分析法、例证法、比较法等,首先分析现有公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选出几个国外比较优秀的公园管理案例,寻找可借鉴之处。最后,针对南昌市公园管理模式,结合南昌市的城市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可行的六点建议:一是端正公园经营管理思路,强调公园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这一基本属性,扭转以园养园的经营管理思想,合理规划经营项目,而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二是将本市公园种类粗略分为无自营收入和有自营收入的两种,进行分类管理。无自营收入的公园,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日常管理费用,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方式,多渠道募集资金;有自营收入的公园,可由政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由个人或团体出资参与管理,政府指派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日常管理。三是可将城市公园的管护、保卫等工作推向市场化运作,在保证管护质量的前提下,不仅公园管护经费下降,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公园职工冗员、工作不积极、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四是加大对社区公园、带状公园等小型公园的建设投入,一方面,小型公园的维护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便于管理。可以更好地为周边居民服务,达到城市绿化服务半径指标,提高公园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城市绿化这个整体的一个个绿化点,增加全市绿化而积,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五是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针对城市公园管理事业单位的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岗位评定办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按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分门别类,设定等级;实行人员的分类管理,不同工作岗位设定不同的评定机制,引进竞争机制、辞退机制、定期技术培训考核机制等新机制,注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的培养,尤其是高级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行严格的绩效机制,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园职工的园林技术水平。六是建立强有力的公园管理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制园。在明确管理方和服务对象的义务权利的同时,加重处罚力度,引导和规范双方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