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传统社会而言,“回族”是“陌生的熟悉人”,是一个人数不多但“处处存在”的群体,但遗憾的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回族社会依然不被多数人理解。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回族社区的地理居住格局、经济职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型。本研究以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田野调查为基础,针对其强烈的“在地性”和“异质性”特点,在地理学视角下建构了东关回族社区商业区位空间、关系空间、认同空间三个维度,构建了西宁东关回族社区转型的研究框架。在研究框架下,采用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发和个案访谈并重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回族传统产业形态主要以“依寺而商”进行空间布局,个别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则主要围绕“城市交通轴”和“商业中心”进行临近布局,这种清真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又在总体上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族产业空间”,这对城市回族社区经济转型具有关键作用。 (2)清真寺规模越大,知名度越高,对回族穆斯林人口、资本和相关产业等要素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越强,空间集聚程度也越高,其周围“小社区”的现代化转型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3)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的空间关系逐渐由以原住回族居民内部关系为主的小尺度空间关系转变为由来自不同地方回族穆斯林的更大尺度的空间关系。在关系建构视角下,回族群众和非穆斯林大众的大规模和大面积交往促使社区的族内婚传统开始被打破,回汉通婚所导致的宗教信仰代际传承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另一方面,回族的社会关系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回族群体内部,但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对于保持回族历史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作用。 (4)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的“认同空间”结构,逐渐由原住回族居民主导的“单一认同空间”转变为由外来回族居民和本地回族居民共同主导“多元认同空间”。宗教信仰和族群认同在城市回族社区转型过程中的变化具有复杂性。大多数回族居民都强于信仰意识,而弱于信仰行为,而且对市场经济和现代转型弱化宗教信仰的现象具有切身的感受。穆斯林身份认同在回族社区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青年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回族认同已经开始明显弱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回族社区转型的路径与方向。社区改造路径以保护模式(拆迁散居、空间解体)逐渐向市场模式(原地整建、空间提升模式,空间得到再生产和重塑,新的社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呈现立体化发展,关系网络是多民族互动的产物,文化特性表现为异质性和多样性。东关回族社区与中部地区的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和东部地区的北京市牛街回族社区的改造途径和转型表现内容都不同,具有独特的异质性。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内容具有理论范式价值和研究方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