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农药作为防治病虫害最常用方法手段,十分有效的保障了水源涵养林的正常生长生产。然而,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大量农药沉积于土壤,破坏了土壤环境与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土壤化学性质是土壤质量的量化表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是反应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本文以位于二龙山水库上游的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林间喷雾方式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监测技术与稀释平板法,结合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酶分析技术,研究了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酶活性的变化动态。以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水源涵养林下土壤环境的生态毒性和生态安全性。研究结果如下: 1.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土壤磷素、钾素全量几乎无影响,但对速效含量影响很大,且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喷洒初期升高,并能较快恢复。 2.高效氯氟氰菊酯喷洒后第7天,土壤表层、0-10cm层细菌数量即明显降低;放线菌数量则在喷洒第2天升高;真菌数量在喷洒后也呈增高趋势。 3.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规律为:表层依次2天>30天>21天>45天>7天>施药前>14天;0-10cm层依次为施药第30天>2天>7天>施药前>45天>14天>21天;10-20cm层依次为施药30天>7天>施药前>2天>21天>14天>45天。 4.除均匀指数E之外,其他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增高趋势,但不同土层响应时间不同,表层土喷洒后第2天即明显升高,0-10cm层和10-20cm层则延迟到第7天明显升高。方差分析显示,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后第2天与喷洒前差异显著,到第45天即与喷洒前无显著差异。 5.主成分分析显示,表层土得分差异最为显著。高效氯氟氰菊酯喷洒前后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碳源代谢差异最显著。 6.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甚微;对脲酶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施药21天达到峰值,为施药前脲酶活性的3.93倍;对脱氢酶则是先抑制后激活。 7.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除均匀度指数E外,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也呈正相关,且与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含量极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