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hz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屈曲支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都是通过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地震作用,这会导致其屈服后不能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要求主要结构构件在预期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在一定限值以内,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或可修复状态。因此研发出一种既能耗散地震能量,又能减小残余变形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于所研发的新型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和提出了新型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初步设计方法,给出了算例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研发了新型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并进行了低周往复试验研究。根据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研发了新型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且设计、加工、制作了该支撑装置。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该支撑的滞回耗能性能和复位性能。结果表明:该支撑构造形式合理,具有优良的复位能力,但滞回耗能性能稍弱;能很好的解决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端部构造复杂等问题;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基于ABAQUS软件分析各个部件的受力状况与工作原理,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探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支撑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支撑的各个部件设置合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滞回曲线吻合程度比较好,能量耗散系数和拉压不均匀系数的差值很小,表明可以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主要性能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传力钢板厚度、复位筋面积、初始预应力的大小和复位筋材料。结果表明:必须控制传力钢板的厚度,防止其出现塑性变形;复位筋面积的增大会削弱支撑的耗能性能,而对复位能力影响不大;增大初始预应力,支撑的耗能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削弱,其复位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在实际工程中复位筋建议设置为低初始预应力,设定原则为“当耗能内芯屈服时,‘复位力’等于耗能内芯的屈服承载力,即可实现自复位功能”;选用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复位筋,将会增大支撑耗能能力,而对复位能力影响很小;总结和提出了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初步设计方法。结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并通过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总结和提出了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初步设计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防屈曲支撑、自复位系统、支撑的承载力和过渡与连接段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算例,为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交通隧道和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其主要利用形式更是迅速发展。但是,在交通隧道和地下综合管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
桩基础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桩基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危。特别是单桩承载力的准确确定是一个“瓶颈”问题。由于土层及场地环境的不确定性、桩施工
伴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开始投入运营。地铁具有高效便利、安全舒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的同时,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隧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来
本次关于超低温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是课题组关于超低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60))的一个子课题。利用前期自主研究、设计的超低温环境箱及低温冰箱等降温设备,根据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现有加载设备对试验加载装置进行了改造设计,完成超低温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增加,同时适应火力发电厂的发展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电厂都兴建了大量的干煤棚用于贮存煤炭。网壳结构受力性能良好,既经济又美观,特别能适应大跨度结构的要求,因此,网壳结构在干煤棚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了干煤棚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方案和防腐措施。文章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建立了干煤棚网架结构的三维模型。根据干煤棚网架的受荷情况,对结
人工冻结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地层止水和加固方法之一,冻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流速是影响冻结效果甚至是冻结法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市政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多排孔布孔
我国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失是近几年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传统的抗震设计采用延性设计理念,通过结构预期损伤部位的延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以避免结构在
随着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业也得到了充足发展。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在平原地区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减少区域差异,均衡发展,国家高速网规划已
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土木工程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集于寻求合理的评估或提高结构在遭受极端荷载作用下抵抗连续倒塌能力的方法。这些方法中不论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