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工业化思想研究 ——基于李斯特经济学的视角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已经开启工业化的西方各国,工业发展滞后加上工业化政策的缺乏导致中华民族的“求富”之路举步维艰。适时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风靡全球,世界工业的霸主英国借此向其它落后国家大力倾销本国质优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开国之后也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但其并没有遵照“斯密理论”的指导与西方国家进行自由竞争。相反,日本所借鉴的是德国和美国的“李斯特道路”。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日本国力日渐强盛,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晚清的精英阶层逐渐意识到“工业化”是实现国强民富、摆脱落后挨打局面的唯一方式。晚清时期对工业化问题的最早思考可以追溯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无论是魏源还是洋务派,他们只是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这种狭隘的工业化思想及政策自然无法带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面对这样一种境况,精英阶层中出现了王韬与薛福成等重商主义者,他们力求建设工业,希望以工业的发展带动商业发展,进而与外商进行争利,挽救本国的经济。这是一种典型的重商主义思想,从李斯特经济学的角度看,虽然其对于工商业关系的看法有点本末倒置,但其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判断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把工业置于商业之下,前者的真正发展壮大必然会受到阻碍,而且王韬等人对于如何发展工业也没有很好的思路。甲午战争后,康有为见识了日本工业化带来的蓬勃生产力,由此提出了“定为工国”的发展战略——将大工业作为国家主要经济部门,使国家从农业国转换为工业国。晚清的精英们对于工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但是“定为工国”仍然是封建制度之下的选择,因此从李斯特经济学的角度看,其不可能具备真正的“国家主义”视野。此外,李斯特所论及的工业对其它部门的影响、各部门之间的联合发展等在“定为工国”思想主张中都没有涉及,而这些观点正是李斯特工业化思想的精髓所在。晚清时期的有识之士对于工业化问题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的,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对于工业化的意义、作用和政策手段等问题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见解,在与日本近代工业化思想作比较时,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虽然晚清工业化思想没有能够指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对这些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与警示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第一节阐述本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二节是文献综述,归纳目前国内外与此相关研究成果。第三节是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介绍晚清工业化思想产生背景。第一节介绍晚清工业化思想产生的外在动力,又分为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外资注入推动晚清工业发展两个小节。第二节介绍晚清工业化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力,主要归功于晚清有识之士意识的觉醒、“重农抑商”思想的瓦解与买办阶级促进晚清工业化等;第三部分是晚清工业化思想的演进,第一节是工业化地位认识演变,从洋务派重视军事工业演变至重商主义者认为商业优于工业,再到维新派“定为工国”,极力发展大工业思想主张,本节最后一部分是以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为标准对工业化地位演变进行评述。第二节是对工业化作用认识的演变,首先洋务派认为工业化作用即使稳定政权,其次重商主义者认为工业化是为了求富,再而维新人士认为工业化是为了救亡与自强,最后对于工业化作用引用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中工业对于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行评价。第三节是工业化政策认识的演变,工业化政策演变经过官办到扶持民办的演变过程,最后应用晚清工业化思想基于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视角进行评述;第四部分是中日于晚清时期工业化思想的对比,第一节对当时中日所处的背景异同进行分析,其中对比民智开化程度、开源工业化思想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同。第二节是中日工业化思想的对比,其中对于中日在发展战略、发展格局、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第五部是晚清工业化思想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与启示。第一节为利用中日工业化数据得到的结论。第二节为晚清工业化思想研究对于当今中国的启示。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的重要力量,更是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创新科技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从微观层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企业在创业初期和研发阶段自身信誉较低,风险较高,发展前景不明朗,企业与投资者间存在很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难以获取银行等传统金融机
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占有率以及国家对银行业的各种政策扶持,使得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发展一直都是顺风顺水。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因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所受到的市场监管力度远低于商业银行,因而简便,准入门槛低,操作简单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移动智能手机极大程度地缩短了用户与金融平台之间的距离,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被互联网金融迅速蚕食。自然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
公司担保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种促进经济融通的增信措施,但常引发纠纷。《公司法》第16条肯定了公司的对外担保能力,同时对公司意思表示的形成加以了规范,旨在保护公司资产及其中小股东、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而因《公司法》第16条法律效果要件之欠缺,公司违反《公司法》第16条对外担保案件的裁判路径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近两年案例的判决进行实证分析,从效力认定、责任分配、债权人的审查义务这三
面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范围日益扩大的趋势,需要立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的现状,寻找扩大的原因和特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银行吸收存款的业务,但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成为了兜底罪名。因此,有必要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找到限缩的方法和途径。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历年来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规定,以及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分析我国对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物流技术的变革使得电商网购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高效渠道。人们对饮水卫生的重视使得家用净水器这一高效便捷的小家电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首选。电商平台庞大的成交量带来了海量的产品评论,用户评论是消费者对所购产品的直观反馈,通过用户评论,潜在消费者可以真实了解产品特征,购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企业和商家可以改善产品与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调整销售策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但电商评论存在
发电企业在机组运行、检修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现场作业,其中涉及了一些风险比较高的作业,如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存在较大的安全管理难度,因此高风险作业是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传统的安全管理往往基于事后控制模式,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发生后被动开展补救措施,进而完善前期的过程控制措施,存在安全管理比较延后的特点,部分企业在安全软件、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较低,本质安全设施已
期刊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和变革,研发创新和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绿色技术创新由于能够兼顾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因此在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如何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效应服务国内发展转型,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课题之一。同时,环境规制作为政府处理生态环境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为企业数字信用打通普惠通道。近年来,我国供应链金融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对金融创新的鼓励以及金融科技的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电商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尽管具备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额外的风险。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规范研究
在以互联网产业带动的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资源和技术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产之一,数据资源正逐渐渗透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经营者之间的数据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数据垄断案件也随之日渐增多。数据垄断不同于传统的垄断,具备隐蔽性、易发性等特征,这种在新产业兴起背景下产生的具备新特征的数据垄断问题引发了现行规制体系在规制中的难题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基建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地方政府融资收紧,非标监管力度加强,金融去杠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在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是主力军,对金融的稳定和安全起着巨大的作用,此类银行的波动甚至会直接导致整个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