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现代汉语中兼语词“在”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本文首先试图从历时的角度出发,探求“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用法。通过对“在”的用法发展的探究与分析,通过对“在”和“于”的对比,以及“在”在各个时期的位置的变化,理清“在”的语法化历程。并进一步从句法学和语序类型学两方面出发,分析“在”的语法化原因和推动力量。本文还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作介词时的引介内容,并重点分析了“在”作为地点介词的位置和相关的歧义句。文中以前辈学者讨论较多、歧义类型较为复杂的经典句型为例,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作为理论支撑,从底层结构和语义指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歧义句的产生原因。本文还根据麦子茵的研究,探讨了介词的隐现问题。本文根据相关学者对留学生的语料研究入手,分析了作为介词的“在”的偏误类型,特别是欧美学生的“在”的使用上的偏误特点。并从英汉双语的对比中分析偏误的类型。并从教学的角度讨论了介词“在”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