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岛以其特有的区位条件、资源和环境优势,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天然基地,中国走向海洋的“桥头堡”,是人居环境建设和规划实践的热点区域。人居环境质量既是海岛城市发展态势的综合表征,又是海岛城市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衡量标准。舟山市是中国东海重要的门户城市,岱山岛是舟山市乃至浙江省的船舶工业基地,率先走上对外开放之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高耗水、高耗能企业密集;产业结构层次低端导致生态环境等问题,人居环境质量受到较大威胁。因此,厘清岱山岛产业结构演替影响人居环境的机制迫在眉睫,本研究有助于促进海岛经济与海岛人居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人类活动的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产业演替及其主体集聚的外部性,识别产业演替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要素,进而基于传统“PSR”和“PRED”分析框架构建海岛产业结构演替影响人居环境的IS-PRED解析框架。综合利用主成分回归模型、通径系数、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方法,重点探究岱山岛产业演替及其影响人居环境关键要素的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岱山岛产业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结构单一、与就业结构不匹配等问题;结构演替呈现二、三产业快速增长;非农产业由城区向外围乡村扩散的多中心布局结构,分布密度由高亭镇城市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递减;其中,工业园区趋向港口岸线集聚,交通指向显著;服务业趋向社区与中心村分布。(2)岱山岛产业演替影响人居环境关键要素的机制为:(1)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空间集聚趋势影响岱山岛土地利用类型的占比转换,呈现波动平稳型(东沙镇)、波动上升型(高亭镇)和波动下降型(岱东镇与岱西镇),产业结构演替与土地利用结构匹配度较低,非农企业集聚与建设用地分布呈高度耦合的强化趋势,土地利用占比转换的人居(生态效益和结构效益)正向影响显著。(2)产业结构高级化导致淡水资源利用结构均衡度、协调度降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增加有利于水资源利用协调度提高;快速趋向二、三产业的产业高级化过程有利于降低水环境污染,其中第二产业发展是造成淡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3)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耦合度较高,其中高亭镇主城区、岱山岛经济开发区、双合村、沿港中路和沿港西路附近以及泥峙村附近等区域为高耦合度区域,东沙社区附近为低耦合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向二、三产业过程,当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显著提高时,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效率有显著提升。(4)三产比重提高有效提升了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家庭居住环境(物质资本)的正向影响尤为突出;农户家庭收入增长来源之中二、三产业的贡献显著增加,进而提升家庭居住环境改善的消费支出占比;其中,三产比重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水平,而第一产业的发展以降低家庭消费水平为主,其对家庭人均食品支出的影响最显著。区域产业专业化生产能力的提升会导致交通通信支出显著增加,产业结构效益会降低海岛居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性的投入。(5)海岛产业演替过程直接影响淡水资源、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构;产业高级化过程的空间集聚,既能拓宽家庭收入增长来源实现居住环境支出改善,又能提高地方公共服务设施与环保设施的投入占比,从而缓解产业演替过程带来的建设用地占比快速增加的生态环境负效应。(3)本文探究海岛产业结构演替规律及其人居环境关键要素影响,有助于甄别海岛跃迁式产业结构演替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特征、家庭收入和政府公共财政增长来源的多样化,进而促成微观家庭居住环境消费支出和城乡公共设施与环保设施投入的增加,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转换过程的结构效益恶化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这有利于提高海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决策的科学性,丰富了我国以大陆为主体的人居环境演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