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指利用电化学手段使电极表面产生的物质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返回至基态时产生的辐射现象。ECL分析无需激发光源,具有信噪比高、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和应用前景广等诸多优势。电化学发光体对ECL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真正具有优异ECL性能的发光体少之又少,新型ECL发光体的研发一直是ECL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通过对纳米颗粒进行修饰以调控发光强度和波长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次研究了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构筑的水溶性纳米金簇的高效单色电化学发光。受到构成刚性结构可以增强Au簇(Au NCs)荧光的启发,将形成主客体刚性结构生物相容较好的Au NCs首次用于环境友好高效的电化学发光中。以6-氮杂-2-硫代胸腺嘧啶(ATT)作为配体的Au NCs(ATT-Au NCs)和L-精氨酸(ARG)之间形成的刚性超分子主客体结构的ARG/ATT-Au NCs,并且能够显著增强ECL。在没有共反应剂的“半扫描”实验中水溶性ARG/ATT-Au NCs不仅在-1.30 V左右显示一个阴极ECL过程,在+0.78,0.90和1.05 V附近显示三个阳极ECL,而且以TPrA作为共反应剂时,在0.78 V左右比ATT-Au NCs的氧化还原ECL增强了 70倍。ARG/ATT-Au NCs的ECL最大发射峰在532 nm处,半峰宽约为36 nm,具有高度单色性,这对于颜色选择性ECL实验具有重要意义。2.首次报道了 Ce4+掺杂对钙钦矿CsPbBr3纳米晶体形态和电荷辐射过程的调控。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固有离子特性和柔韧性,使得在宿主内掺杂多种离子来调节其性质成为可能,这对其合成、表面功能化和加工具有广泛的意义。此项研究通过Ce4+掺杂阻碍了母体CsPbBr3的结晶过程而形成了 CsPbBr3-Ce4+,再利用Ce4+极易与氨水反应生成Ce02的特性,将掺杂在CsPbBr3中的Ce4+带走,从而重结晶形成CsPbBr3-Ce02。在此过程中纳米晶体的形态由立方形变为球形,再变为长方形;荧光由单色(515 nm)变为双色(468 nm和515 nm),再变为单色(520 nm);ECL光谱强度由强变弱再变强,但是光谱的波长均为52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和发射波长可调的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