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作为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交界性肿瘤,病理学观察可见大量增生的、形态多样的(以长梭形为主,个别呈短梭形或神经节样形)肌纤维母细胞,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偶见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结构类型上,可分为梭形细胞型、黏液/血管型和少细胞纤维型三种。过去学术界曾认为本病多为反应性增生而非真性肿瘤,故也称其为炎性假瘤。但临床观察发现,IMT不仅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特点,而且具有局部侵袭性、复发性甚至远处转移、肉瘤变等恶性肿瘤生物学潜能。其临床表现多为局部肿物生长,根据侵犯部位的不同可有相应的占位压迫症状,同时也可有红肿、疼痛等炎症样反应;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观察,并结合一系列免疫组化抗体的检测。目前认为ALK基因重排的遗传变异和IgG4介导的自身炎症反应是本病可能的发病机制。由于对IMT的病理生理机制未明,临床上还缺乏可靠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指标,无法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造成患者治疗不彻底或治疗过度。本研究通过总结头颈部IMT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ALK、IgG4及Ki-67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探讨各临床病理参数与头颈部IMT的侵袭性、复发、恶变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以期判断头颈部IMT的预后,为临床实践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参考依据。目的通过总结头颈部IMT临床病例随访资料,并结合相关肿瘤及炎症抗体的免疫组化测试,建立病例数据库,分析IMT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ALK、IgG4、 Ki-67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影响IMT生物学行为可能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头颈部IMT临床病例随访资料总结: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2005年~2012年诊治的31例头颈部IMT临床病史资料、病理学资料、影像学资料及随访资料,归纳并分析头颈部IMT临床特点。2、头颈部IMT组织病理学研究:采用实验第一部分从病理科收集31例头颈部IMT的H.E.染色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MT组织学特点,分别根据肿瘤侵犯头颈部的组织深度以及镜下组织结构类型对IMT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IMT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互关系。3、ALK、IgG4及Ki-67在头颈部IMT中的免疫组化表达研究:采用实验第一部分从病理科收集的31例头颈部IMT肿瘤组织蜡块标本并制成切片,进行ALK、IgG4及Ki-67的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析ALK、IgG4及Ki-67的表达与IMT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1、31例头颈部IMT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1:1,年龄范围2岁-73岁,平均年龄37.4岁,20~39岁占38.71%,不同性别发病年龄比较,男性年龄分布明显大于女性(P<0.05);22.58%(7/31)患者曾有病变区域的手术或外伤史;颅颌面骨(22.58%)、颜面部(19.35%)及颈深部(12.9%)是IMT最多发的部位;临床表现以局部肿块(19/31)和(或)疼痛(13/31)最为多见;影像学可表现为炎症、良性肿瘤甚至带有局部侵袭的恶性征;治疗以手术为主(28/31),部分病例辅以术后放疗(2例)及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化疗仅用于远处转移病例(1/31);随访周期平均38.3个月,1例失访,10例复发(复发率33.3%,平均复发时间为治疗后10.5个月,最快为术后15天,最长为术后42个月),4例死亡(死亡率13.3%,均为恶变或远处转移患者),1例自行消退,除原有4例恶变及1例远处转移以外,无新发恶变或转移病例;恶变组、死亡组年龄分布明显大于非恶变组、非死亡组(P<0.05),恶变与肿瘤相关性死亡有明显相关性(P<0.05)。2、31例头颈部IMT中,有19例侵犯邻近软硬组织,6例可见核分裂象,6例有程度不等的异型性(轻度1例,中度3例,重度2例);根据肿瘤在头颈部组织中的侵犯深度进行分类,浅部IMT有5例,中部IMT有14例,深部IMT有12例;根据镜下肿瘤的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类,梭形细胞型有15例,黏液/血管型与少细胞纤维型各有7例,2例为混合型;肿瘤的邻近组织侵袭性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P<0.05),但与肿瘤复发、恶变及死亡无关(P>0.05);核分裂象、异型性的出现与IMT恶变及死亡均有明显相关(P<0.05);肿瘤的组织侵犯深度未发现与术后复发及恶变有显著相关(P<0.05),但深部IMT出现死亡比例远高于浅中部IMT(4:0);不同组织结构类型之间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复发、恶变及死亡比例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梭形细胞型的邻近组织侵袭性显著高于其余两型(P<0.05),而黏液/血管型与少细胞纤维型之间比较未发现有明显差异。3、31例头颈部IMT肿瘤组织中,ALK的阳性表达率为32.3%(10/31),平均免疫组化评分(IHS)为3.0,属于弱免疫表达水平;45.2%(14/31)的IMT可见IgG4阳性表达浆细胞,平均阳性浆细胞数目为29.93个;Ki-67在所有IMT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平均Ki-67增殖指数为9.68%;ALK阳性表达与IMT的邻近组织侵袭、核分裂象、异型性及恶变的出现有显著相关(P<0.05), IgG4高表达与肿瘤复发有显著相关(P<0.05),Ki-67增殖指数升高与肿瘤邻近组织侵袭性、核分裂象、恶变、复发及死亡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ALK阳性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但两者与IgG4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头颈部IMT高发于20-39岁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男性患者年龄分布明显大于女性。22.58%患者曾有病变区域的手术外伤史。颅颌面骨为最好发部位,其次是颜面部及颈深部。局部肿块生长和(或)疼痛为IMT主要症状,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影像学表现可呈炎症样表现、良性占位甚至恶性侵袭性病变。肿瘤极易复发,复发率约为33.3%。IMT多为良性,预后较好;恶性或远处转移IMT较少见,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预后不良。2、头颈部IMT具有丰富多变的组织学特征,以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肿瘤对邻近软硬组织侵袭性在中老年患者中尤其突出,但性别差异不显著,未发现对预后有明显影响。头颈部IMT多属于良性病变,平均Ki-67增殖指数为9.68%。若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有显著异型性或核分裂象增多,则应高度怀疑肿瘤恶变可能。根据肿瘤细胞与基质的不同构成形式,将IMT分为三种不同组织结构类型,其中梭形细胞型最为多见,且邻近组织侵袭性要强于黏液/血管型与少细胞纤维型,但此分型方法对预后评估意义不大。ALK在头颈部IMT中阳性表达率与阳性强度不高,其阳性表达常提示头颈部IMT有较强局部侵袭性、异型性及恶变,但未发现对肿瘤预后有明显影响;IgG4阳性浆细胞数的升高则提示IMT有较强复发性;而Ki-67增殖指数升高的IMT总体预后不良。3、头颈部IMT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IMT应保证切缘在正常组织范围内,恶性IMT则应行扩大根治性切除。因解剖限制无法完整切除的ALK阳性或有恶变的IMT,术后建议辅以放疗;对于IgG4阳性浆细胞数升高的IMT,无论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术后均应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应严格密切随访,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深部病变、异型性出现、核分裂象升高、有复发史、恶性病变、IgG4阳性浆细胞数增多及Ki-67高表达的IMT。
其他文献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伦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一直困扰着人类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这一问题没有正确地认识并作出
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分析,观察加味建瓴汤对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偶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血脂系
以格尔木1年生黑果枸杞苗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并设置短期(15 d)与长期(30 d)两个时间段,对NaCl处理下黑果枸杞的生长、生理指标响应及矿质元素变化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从改革开放初期100多家发展到近5000万家1,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我国经济活动的持久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吸纳就业
目的分析新生儿胃管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16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插管
东突厥被灭后,一大批突厥人归附唐朝。唐太宗和大臣们分别在贞观四年、十三年和十八年就如何安置突厥问题展开过三次大讨论,由于大臣们在观察民族问题及民族关系的角度、对唐
陪审团的一致裁决原则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作为一项普通法的传统,它在美国确立后经历了一个联邦强制适用与各州选择适用并存这一局面被明确和强化的过程。虽然饱受质疑,但是
<正>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CHB治疗的关键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HBV DNA,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
目的:建立缺氧/复氧模型,检测缺氧/复氧后内皮细胞中PBEF (pre-B-cellcolony-enhancing factor,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RNA干扰沉默PBEF基因探讨PBEF与VEGF (Va
如今计算机图形学推动着三维渲染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商业渲染方案也逐步应用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兴起的图像渲染技术成为了打开地理信息产业另一大门的新钥匙。逼真的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