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问题。无论是空气沉降还是污染废水排放,最终空气中重金属污染以及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最后都会进入土壤(底泥)。由于土壤(底泥)自身结构的特性,所以对于重金属而言,土壤(底泥)既是“源”也是“汇”,即重金属可能吸附在土壤(底泥)中,也可随着环境变化(如,温度,PH等)释放出来,进入水体,空气,此外还可以被动植物吸收以后通过食物链最后进入人体,造成人体重金属累积。因此,土壤(底泥)重金属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重金属中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效应的重金属汞,随着《水俣公约》的实行,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监测限值将对我国涉汞行业的规范化有着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周边典型蟹塘底泥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并且对目前汞的法律法规以及监测限值进行了总结,主要开展了以下两部分工作:(1)以长江三角洲周边四个典型蟹塘以及蟹塘附近河流底泥为样品采集对象,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金属含量,根据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常用的评价方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评估建议,重金属的平均浓度结果如下:Na>Al>Fe>Mg>Mn>Ba>Sr>Zn>Cr>Li>Ni>Cu>Sb>Pb>As>Co>Cd。和其他地区相比而言,Zn和Cu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是由于ZnSO4和 CuSO4是水产养殖常用的杀虫剂,被带入水体最后沉积在底泥中,造成Zn,Cu的含量升高。将采样点的重金属总浓度对比,发现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并不会随着采样点位置的不同而发生较大的差异,附近河流和四个典型蟹塘样品重金属的浓度也并没有明显差别,基本上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根据《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本研究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Cu,Zn,Cr,Pb,Cd,As这六种危害最大且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Cd是造成蟹塘以及附近河流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TOC含量往往会影响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因此我们做了 TOC的检测。通过正相关研究发现,样品中底泥的TOC含量对重金属含量并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并且和其他地区相比,该地的TOC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