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企业污水厂油泥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油污泥因来源广、成分复杂、对环境危害大以及难以资源化等特点,使其成为石油石化企业难处理难题之一。直接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均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而电化学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因其氧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某炼厂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预处理实验研究达到回收油相并降低样品含油量的目的,接着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对炼厂含油污泥开展更进一步的深度处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含油污泥进行特性分析,确定其理化性质与组成结构;(2)探究p H值调节、热水洗、超声预处理对含油量去除情况,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预处理实验方案;(3)对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采用电化学氧化继续深度处理,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去除效果,确定出最佳电解条件;(4)对比分析处理前后含油污泥性质变化,包括有机质、无机质与水相中溶解性污染物。结果表明:(1)含油污泥的样品含油率为1.69%、含固率为5.74%、含水率为92.57%、粘度为43.60 m Pa·s、p H值为8.53、下层泥相含油率为28.75%、共含有10种(萘、苊、二氢苊、菲、蒽、芘、苯并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多环芳烃;有机元素碳、氢、氧、氮、硫的相对含量分别为86.49%、11.44%、1.01%、0.21%和0.85%;元素主要以铁、硅、硫、铝、钠、钙和重金属元素锌的含量较高。油相,主要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0%和42%,并含有少量的有机酸类物质。固相,颗粒表面多孔、粗糙,颗粒主要分布于5-400μm之间,且平均粒径为228μm。水相,含油率为24.87 mg/L、氯离子浓度为743.80 mg/L、COD为410 mg/L、TOC为152 mg/L、TN为73.85 mg/L、氨氮为52.37 mg/L、硫化物为0.23 mg/L以及电导率为5.98 ms/cm。(2)最佳预处理实验方案为三种工艺同时组合,在p H值为10、水洗温度为75℃、超声功率为100%时处理15 min达到最佳预处理效果,油泥含油量为16.56%。(3)当阳极材料为Ti/Ru O2-Ir O2、泥水比为1:2、极板间距为2 cm、电流为4 A、氯离子浓度为10000 mg/L时,电解5 h,达到最佳处理效果,油泥含油量为1.75%。(4)经过实验处理后的含油污泥样品含油率降为0.08%、粘度降为16.40 m Pa·s、p H值降为7.48、多环芳烃降低为2种(菲、屈);大部分含量较高的元素和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均产生了大幅度的降低;油相,仅饱和烃相对含量升高,大分子的饱和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的含量均降低。水相,含油率降为12.95 mg/L,而氯离子浓度、COD、TOC、TN、氨氮、硫化物、电导率等均因加入的电解质而使得其含量略有升高。
其他文献
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场在运行过程中隔油池底泥、气浮池浮渣以及生化池中剩余活性污泥,统称为“三泥”。“三泥”由于固体颗粒细小、乳化严重、污染物成分复杂,使其处理处置难度大。而且,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三泥”的产生总量不断增加,如何高效清理存量、处理增量已经成为炼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东沿海某炼厂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三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性质,并进行预处理和电解实验参数的研究探索,然后根据
原位制备H2O2的电-Fenton技术因其在难降解有机污水的处理方面独特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阴极材料、催化剂和反应器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开展了阴极材料筛选与改性研究、电-Fenton系统反应条件优化研究、空气阴极电-Fenton反应器构建和非均相Fe-C催化剂等研究,评价了电极原位制备H2O2性能和苯酚污水的降解效果。炭黑(CB)和碳纳米管(CNT)改性活性碳纤维(ACF)、碳毡
非常规气普遍采用水力压裂开采。但开采后采出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回注入地层,因配伍性不佳可能引发高无机盐或重金属污染以及地质变化。本文针对回注水离子强度、pH值、层位内的温度等因素采用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模拟实际注入过程反应条件,预测可能发生的污染。静态实验的结果显示,砂岩矿物对重金属钡离子有一定净化作用,温度、水岩比升高、pH值降低、二价阳离子存在对净化效果有负影响。TDS升高到300
炼厂废水、废渣和废气(三废)排放及事故性泄漏难免会致使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从而导致炼厂及其周边的地下水受到污染。相比传统化学氧化技术,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范围广等优点。但是,在反应过程中,由于过硫酸盐常温下分解速率低,氧化反应较为缓慢。因此,选取合适的过硫酸盐催化剂,优化其活化方式,提高其对目标污染物降解效率的研究已成为该项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首先,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
为实现工业烟气的高效脱硫脱硝,本文采用臭氧氧化-碱液吸收工艺,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该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首先,从前人的相关研究已经知道,臭氧氧化工艺适用于较低温度,利用化学反应平衡理论对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工艺适宜在150℃以下的较低温度下进行。其次,对O3氧化-Na OH吸收工艺展开研究,采用平推流反应模型和幂指型函数动力学作为氧化模型,研究了烟气温度、NO初
当前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光催化技术因不仅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清洁的可持续能源,并且还可以在阳光照射下分解有机污染物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上述应用要求光催化剂具有吸收范围宽、长期稳定性好、电荷分离效率高、氧化还原能力强等特点。不幸的是,单组分光催化剂往往很难同时满足所有这些要求。构建人工多相Z-scheme光催化体系模拟自然光合作用过程,克服了单组分光催
纳滤(NF)膜技术常应用于污水及回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截留,对保障水资源利用和回用水中微量有机物安全具有重大应用意义。界面聚合法简单易操作,是复合NF膜常用的制备方法,但界面聚合调控过程对膜性能及微量有机物截留特性的影响还不明晰。本实验在聚哌嗪酰胺NF膜的制备基础上,对其界面聚合过程进行调控,探究其对NF膜性能和三种微量有机物(卡马西平、磺胺嘧啶和心得安)截留性能的影响。(1)在界面聚合水相中加入不
CO2的大量排放是温室效应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吸附和转化CO2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催化CO2与端炔羧化合成炔酸,以及催化CO2,端炔与氯代物羧化偶联合成羧酸酯是CO2催化转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构建了以一种三嗪环交联骨架材料(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为载体,通过担载一定比例的纳米银颗粒(Ag NPs),合成了多相催化剂Ag NPs/C
在石油石化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其脱水干化处理是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已成为石油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难题。本论文针对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91污水站经过离心脱水后的含油浮渣,以同步实现油泥脱水减量和回收矿物油为目标,探索设计了水热调质脱稳、闪蒸与机械脱水等联用处理工艺,确定了水热处理最佳工况参数为:170℃,反应30 min,搅拌速度1
柴油机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扭矩大、经济性能好等优点。但柴油机炭烟与颗粒(PM)排放比较严重,是空气中PM 2.5的主要成分之一,消除或减少柴油机尾气颗粒物是目前研究的关键。炭烟颗粒物催化燃烧反应是典型的固(炭烟颗粒物)-固(催化剂)-气(O2)多相催化反应,而炭烟颗粒与催化剂的接触是催化剂具有优异性能的关键。三维有序大孔(3DOM)材料由于其有序的孔道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与炭烟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