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东武村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以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供试材料,设置四个施氮水平[不施氮(NO)、施氮量180 kg ha-1 (N180)、240 kg ha-1 (N240)和300 kg ha-1 (N300)]和三个种植密度[密度为270株m-2(D270)、405株m-2(D405)和540株m-2(D540)],采用裂区设计,施氮水平为主因素,种植密度为副因素,结合15N微区试验,研究了密植条件下减氮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1.1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施氮处理生物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不施氮的条件下,收获指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间差异显著;在施氮量为180 kg ha-1的条件下,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密度和高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施氮量为240 kg ha-1的条件下,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低密度和中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施氮量为300 kg ha-1的条件下,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1.2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不施氮条件下,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180和240 kg ha-1条件下,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在施氮量为300 kg ha-1条件下,产量在种植密度为270和405株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540株m-2处理。在种植密度为270株m-2条件下,产量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种植密度为405和540株m-2条件下,产量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N180、N240产量最高。在种植密度为405和540株m-2时,将施氮量由240降至180 kg ha-1可获得同等水平的籽粒产量,且以405株m-2的种植密度产量最高。2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2.1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显著下降。在不施氮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在施氮量为180、240和300kg ha-1条件下,种植密度由270增至405株m-2时氮素吸收效率显著升高,继续增密至540株m-2时氮素吸收效率与405株m-2没有显著差异。2.2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氮素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在不施氮条件下,氮素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低密度和中密度间无显著差异。在施氮量为180和300 kg ha-1条件下,氮素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在施氮量为240 kg ha-1条件下,氮素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密度和高密度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低密度处理。2.3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氮素利用率均随着氮肥投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不施氮条件下,氮素利用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在施氮量为180和240 kg ha-1条件下,氮素利用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密度处理氮素利用率最大,显著高于高密度和低密度处理;在施氮量为300 kg ha-1条件下,种植密度由270增加至405株m-2时氮素利用率维持不变,继续增加至540株m-2时氮素利用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