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信息是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信息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决策的有效性,作为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质量也就成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投资者自身专业知识的有限性和鉴定信息的高成本性,难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判断,作为在证券市场担任“警察”角色的注册会计师,其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度的鉴定结果,自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审计意见的不同并不一定对股价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相关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随着我国两法及新审计准则的出台、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股市炒股热的发展,与前人研究相比,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非标准审计意见究竟是否具有信息含量?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关系是否因上市地、年度、意见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呢?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对审计委托代理理论、投资者行为、审计意见与股价关系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审计制度法规的变迁对历年审计意见进行了分析,并以2005-2006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严格按照筛选标准选出136个研究样本和136个控制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采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法,分别对以下假设进行了分析:(1)股价对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标准无保留意见做出不同的市场反应;(2)股价对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做出不同的市场反应;(3)股价对不同上市地、不同年度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做出不同的市场反应;(4)股价对首次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连续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做出不同的市场反应。同时在图形分析中附带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半强式有效。经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与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市场反应不同,且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表现为股价下降;(2)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的市场反应无显著差异;(3)不同上市地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关系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年度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关系显著不同,2006年非标准审计意见使股价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4)首次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连续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无显著差异;(5)预亏公告、暂停上市风险警示公告对超额收益有明显的解释能力;(6)投资者能提前预期审计意见的类型(是否为标准审计意见),但对标准无保留意见提前反应过度,对非标准审计意见有些反应不足,我国股市尚未完全达到半强式有效。然后,从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对后续研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