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分析我院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检出情况,结合其超声表现,探讨产前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失访率及失访原因,为围产医学管理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产前超声检出的2180例(含失访病例1719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按年龄将孕妇分为≤18岁、18~25岁、25~35岁、≥35岁四个年龄组。按孕周将受检胎儿分为≤18周、18~24周、24~30周、30~36周、36~41周五个组,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孕龄组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检出率。根据随访情况把研究对象分为随访组461例和失访组1719例,分析随访组的声像图特征;分析失访组的失访率和失访原因。 应用GE Vivid7、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选用产科软件,根据孕周大小选用相应检查模式。首先系统检查胎儿全身结构,一般生物学测量。对怀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部位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查,重点观察其数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周边关系、血供信息、合并畸形及羊水情况。实时恰当将实时三维超声TUI、VCI、HD-Flow、VOCAL、OmniView等技术应用于异常部位的超声影像分析。 用Excel表建立和管理数据库,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数据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a=0.05。 结果: 1.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总检出率为1.32%(2180/164783)。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检出率依次为1.10%、1.23%、1.34%、1.43%、1.47%。 2.≤18岁、18~25岁、25~35岁、≥35岁四个年龄组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31%、1.33%、1.32%、1.34%;≤18周、18~24周、24~30周、30~36周、36~41周五个孕龄组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0.30%、1.23%、1.39%、1.59%、1.26%,经卡方检验,检出率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孕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发生在孕中晚期。 3.前八位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病例数及构成比分别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166例(36.01%)、颈部淋巴管瘤49例(10.63%)、隔离肺39例(含膈下和膈上,8.46%)、骶尾部畸胎瘤27例(5.86%)、心脏横纹肌瘤21例(4.56%)、蛛网膜囊肿20例(4.34%)、胆总管囊肿18例(3.90%)、腹腔淋巴管瘤14例(3.04%)。 4.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遍布全身多个部位,类型复杂,产前超声有助于淋巴管瘤、先天性肺气道畸形、骶尾部畸胎瘤等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但对脑部、肝肾等实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难以确定其组织病理性质。 5.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总失访率为78.85%(1719/2180)。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失访率依次为83.94%、82.89%、81.67%、77.96%、71.40%。76.67%的失访原因是患者拒绝尸检。 结论: 1.2011年至2015年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年检出率呈增长趋势。首次检出孕周多在孕中晚期。 2.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检出率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颈部淋巴管瘤、隔离肺(含膈下和膈上)、骶尾部畸胎瘤、心脏横纹肌瘤。 3.产前超声能对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做出定位诊断。 4.胎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年失访率呈下降趋势,但总失访率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