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2年,幕府派遣“千岁丸”入沪,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上海之行。“千岁丸”随行人员大多具有汉学素养兼赋西方“兰学”的世界观。在沪期间,随行人员积极探访西方事物,全面体察上海民情、军情、社情,留下丰富的笔记日记等文字资料。“千岁丸”乘员根据所见所闻,反省自思,提出富国强兵开国等主张,回国后付诸于行动。与此同时,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变化。本文第一章是幕末时期日本复杂的国际环境。幕末锁国时期,西学以“兰学”为代表传入日本,日本中下级武士接受西学,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更加惊醒了日本的迷梦。日本各界人士纷纷进言献策,吸取教训。随着西方在中国势力的不断渗透,日本也避免不了西方的冲击,幕末日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第二章主要讲述“千岁丸”使团的准备情况和航行情况。“千岁丸”出使首先是解决船只的问题,幕府购买船只、雇佣英国船长和船员,招募和征集“千岁丸”使团的随行人员。其次阐述了“千岁丸”使团此次出行的目的;再次是使团随行人员出发前的准备情况,例如购买货物、申请补贴、祭祀等活动。最后是讲述“千岁丸”使团人员在首次出航的情况下经历苦难到达上海,并沿途记录地理坐标和晴雨变化。第三章记载了1862年“千岁丸”使团人员通过笔记日记来记录在上海的所见所闻。首先使团乘员在沪期间,积极走访上海,除成员相同的日程活动外,各位随行人员都对上海的观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并留下丰富的笔记记录。总结随行人员的纪行文,大多成员看到了上海作为近代化城市的两面性,老县城的上海和开放港的上海。老县城的上海保持江南水乡的农村原貌;开放港的上海租界繁荣,具有近代化城市的规模和气势。随行人员大多对西方的文明感兴趣,逛书坊、参观西方领事馆、购买西方书籍器物等等。乘员反观上海近代化,看到了上海近代化的流毒,即鸦片和妓院,卫生情况堪忧等等。其次“千岁丸”随行人员观察到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国极力剿捻,清末社会动荡不安,以致难民普遍。清朝联合西方势力剿杀太平军,引狼入室,引起日本武士的深思。道台府作为上海的地方政府机构,维持旧制,府内破落不堪,出行行头破旧等都给乘员留下深深的印象。地方政府破落如此,极大地降低了中国人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西方势力在上海的渗透体现在国家主权上,英国在上海建新大桥,并收取过桥费用。英国掌控上海海关,订立符合本国利益的关税税率,派英国人任海关司长。清朝授予英法金钱帮助剿灭太平军,英法趁机派遣士兵,占据炮台。西方国家在剿太平军的同时售给太平军武器枪支。日本乘员看到了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国家主权丧失。随行人员痛定思痛,思考应对西方的策略。第四章是使团人员记录的纪行文通过整理大多刊行于世。使团人员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中国观”发生了变化,由仰视到平视最后到蔑视。使团人员的观察记对日本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多数成员在归国后投身于救国运动,以高杉晋作为中心的中下级武士思想通过在上海的“中国认识”发生了巨变,由攘夷到开国。随行人员或建立军队,或向幕府提出开国的建议,或经商以求经济救国,多少对其后的明治维新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