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数据及其质量也成为国内外相关机构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众多统计数据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其数据质量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GDP数据质量展开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从GDP本身和GDP增长两个角度对GDP总量展开分析。针对GDP本身,通过构建数据删除模型,发现不同核算方法下的GDP总量之间的差额超出一定范围,主要包括2006年、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对于GDP增长方面,则是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半参数模型,并得出我国1999年、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的数据存在异常,无法合理解释我国的GDP增长。第二,通过选取28个地区中反映经济运行各主要方面的8个评估指标,根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下的诊断统计量,发现14年间28个地区共有19个异常数据,并以2006年和2011年出现异常值的地区个数居多。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异常和GDP总量异常的年份并不一致。第三,根据GDP的空间特征,发现无论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地区生产总值的汇总数据与GDP总量数据的差额都呈现出增长趋势。总的看来,针对GDP总量的模型结果均显示2006年和2011年的数据为异常值;针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模型也以这两年出现异常值的地区个数居多;通过GDP的空间特征,发现这两年的差额值也是偏大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未发现重大事件或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导致我国经济形势发生异常,因此认定这两年的GDP数据存在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