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省正处在国际生态旅游岛的建设当中,其母亲河南渡江流域两岸的森林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成为海南省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研究南渡江流域两岸森林植被现状、植被类型、群落结构,构建植物群落体系,将对流域内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模拟自然,构建典型的稳定的人工景观植物群落,不仅为构建海南地带性植物群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流域两岸城乡区域的滨水景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同时还为热带园林群落构建和植物配置提供技术指导。本文以南渡江流域两侧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地段或平地100m以内区域范围的森林植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资料收集、现状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的种类选择及结构,归纳、总结、提炼了几种典型的植物群落模式,从而指导热带园林植物群落景观构建。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南渡江流域植物区系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是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为群落构建的树种选择提供方向性。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22科、357属、515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23属34种,被子植物103科334属481种。含25种珍稀濒危植物和23种外来植物。2)南渡江流域典型植物群落类型与结构特征。其中流域群落样地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包含阔叶次生林、灌丛林和草地,6个植被型,包含低山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半落叶季雨林)、灌丛林(岸灌丛、滩灌丛)、滩地草丛,以及24个群系。5个典型代表群落的分析得出其群落结构都是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构成,群落郁闭度大,且各层植物重要值相差大,显示群落具有明显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并构建了科学、适用的《南渡江流域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供选植物编录》,包括76科230种。3)南渡江流域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根据景观类型的不同,划分为人工雨林景观植物群落模式、季雨林景观植物群落模式和稀疏灌草地景观植物群落模式等三种类型,并分别提出了“重阳木+青果榕-笔管榕+厚壳桂-山药+黄脉九节-鸟巢蕨+艳山姜-扁担藤-肾蕨”等2种人工雨林群落配置方式,“木棉+垂叶榕-海南大风子+翻白叶-海南野桐+九里香-土麦冬+文殊兰-鹰爪+锡叶藤”等8种季雨林植物群落配置方式和“椰子+大王椰子-矮琼棕+蒲葵-地毯草”等3种稀疏灌草地植物群落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