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传统互文为研究内容,旨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及现代文本理论提供的视角,通过对传统互文的互动类型、认知机制、层级及标记等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互文理论,以期实现中西互文的对话并揭示出传统互文中蕴含的瑰丽的文本世界。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学界关于中国传统互文仅指文本内的一种修辞格,中西互文几无对话性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本文将包括“互文”在内的“互X”类术语所指称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互X”类术语分为两类:总括性互文标签和明示性互文标签。我们指出以往对传统互文的研究其不足之处集中表现为缺乏系统理论总结及用互文辞格研究代替传统互文研究等方而。此外我们对西方互文理论的源起、演变脉络予以了梳理,并整理了近三十年来西方互文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第二章研究了传统互文源起的相关问题。围绕着学界关于“互文”术语始见及互文辞格发现的争论,我们证明了“互文”这一术语由郑玄最早提出,互文辞格也由郑玄最早发现。我们对传统互文的奠基者郑玄使用“互文”的情况予以了穷尽性研究,指出郑玄用“互文”指称的语言现象不仅仅包括互文辞格,互文项所处的层级也不仅仅处于文本内。此外我们将传统互文理论的建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汉末至魏晋时期)、自觉期(唐代)及总结期(晚清至现代)。第三章系统研究了传统互文中互文项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从形式互动和语义互动两个角度将传统互文区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传统互文为形式互动类互文(倒序互文)。第二大类传统互文为语义互动类互文。包括语义近似互文、语义互补互文及语义指称互文。第三大类传统互文为形式-语义互动类互文。包括形式省略-语义对等互文及形式省略-语义互补互文。而为学界所熟知的互文辞格仅仅是形式省略-语义互补互文之下的一个次类。此外我们总结了传统互文认知机制的两大原则:“相似即互文”(包括“相同即互文”及“相类即互文”)与“互补即互文”。第四章分析了传统互文中的“文”的内涵、层级与标记。“文”的本义为“文身”之“文”,后引申为“错画”,指交错的线条。古人对于“文”的观念具有开放性,在古人眼中万物交错皆可成文。中国古代关于“文”的层级,体现出强烈的连续统思想,小至独体字大至整个文本,只要具备独立表意的语言成分都有可能被视为“文”,故而传统互文并不专注于文本内互文或者是文本间互文,而是揭示出处于不同层级的“文”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传统互文中存在“诗章互文”、“传赞互文”、“经传互文”、“经序互文”、“篇名互文”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互文形态。此外,我们研究了传统互文中存在的大量互文标记。第五章旨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西互文间的深入对话。我们指出中西方关于“文”的本义有共通之处,中国古人与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于“文”的理解都具有强烈的互涉观。中西互文具有直接对话性的重要体现在于中西互文有着共同的类型(跨文本互文及副文本互文)。我们比较了中西互文的认知机制,指出西方互文的认知机制可以概括为“嵌入即互文”,具体表现为“形式嵌入即互文”与“联想嵌入即互文”。我国传统互文中也存在因为形式嵌入而造成的互文,而我国传统互文认知机制的两大原则(“相似即互文”原则与“互补即互文”原则)实际为西方互文“联想嵌入即互文”原则的具体表现。我们通过对“经传互举”、“经序互相足”的分析,探讨了副文本的相对独立性及主副文本的话语权的问题。此外我们研究了传统副文本建构的文本世界,指出传统注疏类著作中的副文本具有元文性文本和副文本的双重身份。在因为副文本引用源文本而产生的互文关系中,由于副文本的存在,导致与当下文本中的主文本发生互文关系的互文本具有了源文本和前文本的双重身份。我们将传统副文本的功能区分为基本功能(解释功能)和五种附加功能(证明、补充、校对、考辨和集汇功能),通过副文本功能间的交汇可以衍生出极为宏富的体式。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若干与西方互文性理论具有相通性的互文现象,以期将中西互文的对话推向更为广阔的视野。第六章为全文结论。对全文提出的观点予以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