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用《诗》考论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礼记》的研究已经从文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度探究,涉及甚广,但对于《礼记》的用《诗》的探讨虽有涉及,但并没有专门单独全面探讨过《礼记》中的用《诗》现象。先从用《诗》的定义进行阐述,“用”《诗》是为了实现《诗》的某种用途,如引《诗》、赋《诗》、称《诗》等,但“用”《诗》从功能和作用上概括了所有对《诗》的运用方式。《礼记》三十一篇中有超过篇目总数的一半即十七篇都在文章当中出现了用《诗》现象,这些篇目中《缁衣》用《诗》频次最多达24次,其次较多的《表记》18次、《坊记》14次、《中庸》12次等,用《诗》频次较少的是《曲礼》1次、《檀弓》1次、《王制》3次等,《礼记》用《诗》共有125处。涉及到《诗》的风、雅、颂三个部分的诗歌,其中用雅最多,风、颂次之,用“风”最多的篇目是《表记》5次,用“雅”最多的篇目是《缁衣》16次,用“颂”最多的篇目是《中庸》3次。《礼记》所用的逸《诗》为保存、流传典籍及研究不同版本产生的文学面貌提供基础;并且由此产生的诗句异文现象,主要表现在通假字和诗文文本本身意义上的区别,这为理解《礼记》用《诗》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理解方式和意义阐释方式;在《礼记》用《诗》的方法上呈现有用《诗》原义和断章取义、单条说理和连续说理、解释说明道理、用《诗》来引出观点和用来证明观点以及用来讨论乐曲的特点;在《礼记》用《诗》说明的思想内容上主要用《诗》来阐述论证礼、礼仪制度、治理国家之道、为君之道、修身治家之道等。接着专篇讨论了《礼记》用《诗》的三篇典型篇目《大学》、《中庸》、《缁衣》的具体用《诗》特点,尤其是《大学》、《中庸》在用《诗》时,往往接连用诗句论证同样一个观点,围绕着文章的中心内容用《诗》的具体诗句来探讨,形成了自成逻辑的整体性用《诗》特点,如《中庸》围绕着“中和”之用,《大学》围绕着以“修身”为中心的由“修身”到“平天下”的内外贯通历程。《缁衣》在《礼记》篇目中用《诗》最多,大量用《诗》来围绕求贤、处身、与人交往来进行讨论,最大程度地在单篇用《诗》中表现出整体性特点。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用《诗》现象产生原因:礼与诗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解释;《诗》对礼的重要性;《礼记》所处时代把《诗》作为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儒家重视《诗》的运用和阐发,以及《礼记》的作者和编者在写作和编撰时受到用“诗”风气及学术思想,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素来重视《诗》的传统以及其礼治思想的特点。
其他文献
赠序源于古时的诗序、在唐代臻于兴盛。从明代总集和别集中统计到的赠序数量远超唐、宋来看,明代赠序创作数量极其可观,仅明代中期就有一千多篇。但是当今学者却只研究唐、宋时期的赠序,而对明代的赠序较少关注,因此明代赠序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由于时代关系,明中期赠序在内容上增加了更多的政治批判。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昂扬向上的风格和雅俗交融的写作笔法。  本文以明中期赠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探究
学位
先著,清初词人,祖籍四川泸州,后多漂泊在金陵、扬州一带,著述较多,有诗集《之溪老生集》八卷,词集《劝影堂词》三卷,与程洪合著词论《词洁》六卷。在清词中兴的时代背景下,词的创作与发展都迎来了宋代以后的第二大高峰,此时的词坛不仅名家众多,而且词派也异彩纷呈,先著词作既受浙西词派提倡的“醇雅”词风的影响,但又有别于“醇雅”,偏向“清空骚雅”的风格特征。《全清词·顺康卷》收其《劝影堂词》199首,本文以《
学位
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的“物转向”将器物这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对象带回学界探析的视线范围。器物作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一直以来都不是无意义的客观存在,而是在具体的客观层面和无形的精神层面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的命运走向,是映射社会现实、历史文化的符号存在。器物书写承载着特定历史语境下文学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  《新青年》虽旨在引发一场“思想革命”,但器物并未退出杂志的关注视域。杂志中的器物
学位
《湖隐外史》为明末清初的叶绍袁所撰,是叶氏遁隐山林期间撰写的一部关于分湖地区的方志。全书仅一万余字,但内容博杂,包括文人轶事、诗文作品、传奇故事和民生风俗等多方面内容。虽为方志,却更偏向于个人笔记,字字渗透着国破家亡的悲凉与愁郁,可以用存史实、述幽怀来概括。本文将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湖隐外史》的主要内容、文献价值、文学价值、影响等方面进行基础性的分析与研究。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上,采用传统的专书研
学位
饥饿是人类苦难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领域,饥饿经常作为描写对象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成为他们反思苦难起因、形成苦难文化记忆的重要路径和切口。在文学思潮交互杂糅的新时期,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展现由革命宏大叙事向个人小叙事、由道德仰望到人性本态的转变特征。本文以对比饥饿书写前后期的聚焦点和主题为着眼点,围绕饥饿文学创作随着国家经济转型、政治运动变革、作家心理转变等方面的变化探析其产
学位
李白以其卓著的诗才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获得了不朽的地位,也在东邻韩国的汉诗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至迟十一世纪,李白诗歌就已传入韩半岛。朝鲜王朝时期,李白诗歌在韩国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浔阳紫极宫感秋作》是这一时期接受度最高的李白诗歌。通过对现存韩国汉籍最为丰富的《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文集丛刊续》《历代文集丛刊》三部丛刊的检索,梳理出了为数不少的唱和诗作。其中,朝鲜时期文人所作与《浔阳紫极宫感秋作
学位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6—)是20世纪后期德语文学的重要代表,她的创作以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展示了当代世界性别政治的深刻问题。她的代表作《钢琴教师》是她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探究她以女性意识审视当前女性处境的绝佳样本。  论文从具体的文本分析切入,聚焦小说主要的人物形象,结合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论和耶利内克独具特色的书写,去探析生活在以男权为主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是闻名世界文坛的爱尔兰作家,他在获得2005年布克奖的采访中讲述,少年时期的美术学习经历是对他的写作非常好的锻炼,“因为它告诉我怎么样以详细而且专注的方式看世界”。正如他所言,绘画艺术的经验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空间特质。本论文以班维尔的《框架三部曲》(《证词》、《幽灵》和《雅典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空间批评、
藏族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在甘孜乡城民间存在着一种受当地人推崇的民间习俗——笑宴,其内容多样,形式丰厚,寓意深重。笑宴是民族自信的产物,是乡城民间文化的历史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集文学、戏剧于一体的民间口头传统演出形式,是乡城藏民日常生活和人生仪礼中重要的仪式环节之一。笑宴主要出现在当地宴会或者聚会中,多以两人对话或者多人对话的形式呈现,它是一种用逗人发笑的幽默语言,让现场气氛其乐融融的口头传
学位
伴随现代文明不断展开,面临社会普遍存在的无家可归感和自我迷失感,苏珊·桑塔格对艺术审美形式的探索、对主体感觉感官的关怀、对多元文化的自信,以及以审美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倡导和实践,实际上都采取了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这一立场构成了进入桑塔格复杂视域的新路径,也为桑塔格研究打开了新维度。身为美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家,桑塔格的批评领域涉及文学、电影、摄影、疾病、哲学,理论观照到美国乃至欧洲文学艺术的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