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护士中对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进行修订。2.使用修订后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首先在542名护士中对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其次将542名护士随机分成样本1和样本2,分别对原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2.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抽取郑州市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同时抽取急诊科护士所在医院的260名门诊护士作为对照。研究工具包括5份调查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修订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得到的适合于护士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包括23个项目3个因子,分别是“坚韧性”因子、“适应性”因子和“目标实现”因子。该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护士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2.通过对比发现,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总分为58.06±13.64分,门诊护士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3.12±10.99分,二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急诊科护士“适应性”因子及“目标实现”因子的得分高于门诊护士,二者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 <0.001)。3.年龄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在方差分析中心理弹性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坚韧维度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工作年限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在方差分析中心理弹性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其他3个维度(坚韧、适应、目标实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与其社会支持(r=0.669, P <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我效能(r=0.596, P <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压力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680, P <0.01)。5.心理弹性高分组和心理弹性低分组急诊科护士在自我效能总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的差异显著(P <0.001)。6.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的主要预测因子为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这些变量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解释了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63.4%。领悟社会支持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发展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可单独解释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46%。结论1.修订后的CD-RISC心理弹性量适合用于评估护士的心理弹性。2.整体上看,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门诊护士的平均水平,但是仍有一部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3.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护理工作年限、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