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增加种植密度从而增加产量是较为有效的增产措施,但是密植增产通常会带来倒伏,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论文选择两种株型的玉米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并且喷施基于DCPTA与CCC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玉米植株,研究新型复配剂对寒地春玉米抗倒伏性状、叶片生理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于2011年和201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进行,选用株型紧凑,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株型为平展型的丰禾1号为供试品种。郑单958种植密度处理为3个,分别为5.25万株/hm2(Z1)、6.75万株/hm2(Z2)、8.25万株/hm2(Z3)。2011年试验为药品筛选试验,实验室自行配制3种以DCPTA与CCC为主要成分的调节剂分别为PCH1(P1)、PCH2(P2)、PCH3(P3),并且选用已经用于大田生产的两种调节剂玉黄金(Y)和吨田宝(D)。通过五种药品的喷施效果比较,在三种自行配制的药品中选出效果较好的调节剂以及较好的喷施浓度与喷施次数。2012年进行所选调节剂的大田实验效果验证,旨在通过新型调节剂的应用能简单有效的解决玉米密植易倒伏,产量低等问题,同时明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作用机理,为黑龙江省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建立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自行配制的三种调节剂对玉米的农艺及生理性状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其中DCPTA含量为40mg/L,CCC含量为20mg/L的PCH1调节剂在玉米6叶期和拔节前喷施两次效果较好。
2.苗期喷施所选调节剂有利于培育壮苗,增强幼苗抗逆性。喷施调节剂能增加单株叶面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在叶片生理方面,增加了丙二醛以及脯氨酸的含量。根系生长方面增加了苗期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长。干物质积累方面,喷施调节剂增加了叶干重及根干重。
3.调节剂处理能提高玉米植株抗倒伏能力,为密植增产提供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喷施调节剂能显著的降低植株高度,增加玉米基部节间直径,同时能促进玉米茎秆干物质积累。
4.调节剂处理能改善叶片光合特性,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通过喷施调节剂能提高相同密度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减缓叶绿素下降速率,降低初始荧光数值,增加Fv/Fm和Fo/Fv数值。两个种植品种相比较,郑单958的Fo数值小于丰禾1号,Fv/Fm和Fo/Fv都高于丰禾1号,这说明在密度胁迫条件下,郑单958有更好的光合特性,更适于密植。
5.调节剂处理能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创造更多光合作用时间。调节剂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在吐丝10-40天时高于对照,在整个取样期内,调节剂处理的SOD和CAT活性都高于对照。两个品种相比,郑单958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酶活性高于丰禾1号,这说明在密植胁迫下,郑单958叶片衰老速度比丰禾1号馒,光合特性更好。
6.调节剂处理能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籽粒品质。调节剂处理有利于淀粉和粗蛋白含量的积累,不利于籽粒品质中脂肪的积累,但是差异不显著。产量方面,调节剂能增加玉米产量,并且能降低因密度胁迫造成的减产作用。郑单958的Z2处理产量最高,为9541kg/hm2。丰禾1号F3处理产量最高,为8379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