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和语义学的概念和理论,探讨了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双重否定“不M不”格式的句法语义问题。我们考察了“不M不”格式的语言单位性质,对比分析了“不M不”格式与相对的肯定式在语义和语气表达上的差异,并对容易混淆的两对近义格式“不能不”和“必须”、“不得不”和“不能不”做了辨析,深化了对情态动词双重否定的认识。全文共六章,约5.8万字。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由、意义、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作了说明。第二章介绍了关于情态的理论问题,包括情态的定义、情态语义类型;讨论了情态动词的范围;对情态动词双重否定“不M不”成员作出了界定。我们认为能进入“不M不”格式中M位置的情态动词有:能([许可][可能])、要[必要]、会([允诺][盖然])、应该(该)[义务]、可以(可)[许可]、一定[必然]、准[保证]、肯[意愿]、敢[勇气]、可能[可能]、得(dé)[许可]、想[愿意]、许[许可]等词。第三章在借鉴关于区分词和短语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综合语音、语法、语义三个方面的判断标准,并结合实际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判定出“不M不”格式成员的性质。我们认为“不想不”、“不肯不”、“不敢不”、“不一定不”、“不要不”、“不准不”、“不许不”、“不可以不”、“不应该不”、“不可能不”、“不可不”“不该不”这十二组还处在短语阶段,“不会不”“不能不”承载了短语和词两种形式,“不得不”则已然是一个词了。第四章分析了“不M不”格式在语义、语气上与一般肯定式的差异。通过对“不M不”各个成员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句法结构并不影响语义解读的结论。我们认为句子主语、动词特征、句类等因素会影响“不M不”格式语义的解读。我们还认为同一范畴的情态动词双重否定在语气强弱上并不呈现一致性。表达认识情态的“不能不[可能]”、“不可能不”较之一般肯定式语气较强,而“不会不[盖然]”、“不一定不”、“不应该(该)不[盖然]”语气较弱;表达道义情态的“不能不[许可]”、“不得不”、“不应该(该)不[义务]”、“不要不”、“不可不”、“不敢不”较之一般肯定句语气较弱,而“不会不[允诺]”、“不许不”、“不准不”等语气较强。表达动力情态的“不肯不”、“不想不”较之一般肯定句语气表达较强。第五章讨论了“必须”和“不能不”、“不能不”和“不得不”之间的区别,认为“必须”和“不能不”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的道义情态来源不同。在突显客观现实的句义环境中,倾向用“不能不”来表达;突显说话人或句子主语的主观意志,不存在客观环境因素时,用“必须"表达。以言语行为类型的不同作为标准分析了“不能不”和“不得不”之间存在的差异。说话人用“不能不”希望听话人在特定的[必要]道义情态下立即实施某种行为,起指令的作用;用“不得不”,说话人则是希望向听话人传达句子主语实施某种行为是由于存在道义情态[必要]这一事实,起告知的作用。并以此解释了两者不能替换的各种情况。第六章“结语”,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