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红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贝类。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捕和栖息地的破坏,其种群资源数量正急剧下降。本论文对3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分别进行了形态学和基因(mt16S rRNA、COI)片段序列比较分析,探讨不同表型间是否存在遗传分化;对成螺的摄食喜好以及不同温度、不同规格的摄食规律给予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卵袋的孵化以及幼虫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饵料以及密度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了解脉红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为确定脉红螺人工育苗和增养殖的适宜条件,探寻脉红螺自然种群恢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脉红螺壳口通常有3种颜色:“黑白条纹螺”、“中间色螺”和“橙色螺”。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厣宽/壳高、厣高/壳高、厣高/体螺层、厣高/壳口长、厣高/壳口宽、厣高/厣宽的形态学特征指数和出肉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相关变量具有显著差异,且对湿重的影响效果不同。“黑白条纹螺”壳口长和壳口宽对湿重影响最大,而“中间色螺”和“橙色螺”各形态特征对湿重均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根据各形态特征均值建立的居群形态聚类图显示,“中间色螺”和“橙色螺”形态差异较小,二者与“黑白条纹螺”的形态差异较大。然而基于mt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无遗传分化,为同一种。脉红螺成螺具有明显的摄食喜好,尤其喜食缢蛏;未见其摄食仿刺参和皱纹盘鲍。但平均每个个体每日摄食的饵料湿重与饵料种类无关。脉红螺的摄食量随温度和规格的不同而异。水温高于8°C时开始摄食;高于16°C时大量摄食;水温22°C左右时出现摄食高峰。壳长为50-70mm组的单位体重摄食量最高,开始摄食温度最低;壳长>90mm组单位体重摄食量最低,开始摄食温度最高。此外,脉红螺的湿重增长率会随壳长的增加而降低。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的孵化温度(16-34°C,盐度30)和盐度(4-45,25°C)对孵化时间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孵化后的幼虫被驯化并培养在温度25°C,盐度30,密度0.2个/ml条件下。在温度梯度实验中,最短孵化时间为12天(34°C)温度耐受下限为16°C,壳长最大为1193.08±17.46μm(25°C),最高存活率为72.28±5.62%(28°C)。在盐度梯度实验中,最短孵化时间为15天(盐度25),盐度耐受范围为15-40,最大壳长(854.81±9.46μm)和最高存活率(72.93±4.85%)均发生在盐度35条件下。本实验说明,孵化时的温度和盐度对幼虫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具有影响。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温度(16-34°C,盐度30)、盐度(5-45,25°C)、饵料和密度对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饵料为金藻、小球藻、扁藻单一饵料或混合饵料,密度为0.05个/ml-3个/ml。在温度实验中,最大壳长(1006.52±19.07μm)和最高存活率(45.91±4.25%)均发生于温度31°C。在盐度实验中,最大壳长为917.88±16.9μm(盐度20),为高存活率为29.75±0.71%(盐度25)。最佳饵料配比为金藻+小球藻+扁藻(1:1:1),其中,扁藻能够加快幼虫生长速度,小球藻能够提高幼虫存活率,但这只能在与金藻混合投喂的基础上实现,单独添加则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密度的差异超过一定范围后,幼虫的生长速度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幼虫存活率与密度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尚未探明。随着幼虫的生长,最佳养殖密度降低:在孵化后前5天,最佳养殖密度为0.3个/ml,5天之后则需降为0.1个/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