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导致流域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传统的黑箱模型和集总式模型没有考虑这种影响。为了真实反映流域水文过程,准确计算森林和其它植被类型的水文效应,需要在传统的定位观测和单点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理,建立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以尺度转换方法,将小流域上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推广到中、大流域。本研究选择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四川绵阳官司河流域(104°46′-104°49′E,31°32′-31°37′N)为研究区,构建并运行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官司河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软件,并对这一模型在更大尺度上推广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官司河流域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区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野外定点观测和实验确定模型的参数。官司河模型首先把流域划分为一系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方格,每个方格为一个单元,方格的大小为模型的空间分辨率。在官司河流域应用该模型时,把官司河流域分成了7378个50m×50m的单元。并认为在50m×50m这样的分辨率下,每个单元内部在水平方向上均匀一致,具有相同的海拔高度、植被、土壤等一组自然地理特性,这些地理特性决定了该单元的水文过程和水文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官司河模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层性和不同生态层对水文过程的作用,把单元进一步划分为层。在官司河流域,把每个单元从上到下分为植物群落冠层、地表枯落物层、地表面层和土壤层4层。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Arc/Info和Idrisi的支持下,对每一单元的地形、土壤和植 摘要被信息赋值。在单元和层划分的基础上,模拟各单元的截留、下渗和径流形成过程。根据水分在单元和层之间的传输途径关系模拟流域内水的空间运移。 用官司河流域的观测结果对官司河模型计算的降雨-径流过程的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官司河模型还可被进一步用于流域管理措施生态效益的评估。通过预设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研究表明,森林面积增加并不是削减洪峰过程的唯一因素,流域径流过程的改变还与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有关。考虑到森林可以逐渐地改变土壤条件,所以森林的水文效应可能会在造林后相当长时间内通过改变土壤条件而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尺度转换是森林水文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官司河模型可以实现森林水文过程及其生态效益从点到面,从小区域到大区域的转化。与国外同类模型的比较表明,官司河模型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在其他流域和其他尺度应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