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我院骨伤科近几十年来临床应用于治疗创伤修复的有效方剂复方苦参黄柏溶液为研究对象,创新经氧驱动雾化的形式治疗急性创伤修复模型大鼠创面;通过对各组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率的测定、创面形态学观察、创面组织学的观察以及通过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创面bFGF及PDGF表达水平,旨在阐明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对去势大鼠急性创伤修复的作用机理,为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经氧驱动雾化治疗急性创伤修复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3月龄的SD雄性大鼠75只,体重200±20g,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付小兵提出的造模方法制造大鼠急性创伤修复模型。造模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n=15):①模型组,②中药组,③氧疗组,④中药+氧疗组,⑤康复新液组。成模第2天按照不同组别,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分别于用药后第3、7、10、14天大鼠创面拍照,运用Image J软件测定溃疡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形态变化;病理切片观察创面组织中微血管含量;于第3、7、14天用颈椎脱臼法各处死5只大鼠,取新生创面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及通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bFGF及PDGF表达水平。 结果: 1.创面愈合率:在四个不同检测点,中药+氧疗组、氧疗组、中药组、康复新液组创面愈合率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中药+氧疗组创面愈合率又优于氧疗组、中药组、康复新液组(P﹤0.05)。 2.创面大体观:不同时间点,对创面大体观察,给药3d后,各组大鼠创面均有液体渗出,创缘稍红肿,未见明显感染迹象,各组创面肉芽组织增长情况均好于模型组,以中药+氧疗组最优;给药7d,各组创面覆盖情况均优于模型组,以中药+氧疗组最优,创面肉芽组织填充情况最好,有薄痂覆盖,创面周围无红肿,干燥无渗出,创面未见感染迹象;给药10d,各组创面愈合较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中药+氧疗组创面覆盖最优,肉芽组织填充最好,有大量薄痂覆盖;给药14d,中药+氧疗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创口明显收缩,大量瘢痕组织覆盖,瘢痕组织触之柔软,弹性好,组织血供良好,创面无感染迹象。 3.HE染色,镜下见:给药3d,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中药+氧疗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最多,细胞体积较大,新生毛细血管最多,胶原纤维丰富;给药7d,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数量与用药后第3天组内自身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中药+氧疗组增幅最大,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大、胶原纤维较多,毛细血管最丰富。给药14d,除模型组外,与给药7d组内自身对照,各组纤维细胞数量、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均相对减少。模型组给药3d,未见明显成纤维细胞增殖,给药7d,镜下见少量成纤维细胞,给药14d,成纤维细胞数量相对增多,但是明显低于其余各组。 4.bFGF指标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创面组织中bFGF含量比较,给药3d,除氧疗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中药+氧疗组又高于氧疗组、中药组、康复新液组(P﹤0.01、P﹤0.01、P﹤0.05);用药7d,中药+氧疗组、中药组、康复新液组、氧疗组均高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中药+氧疗组又显著高于中药组、康复新液组、氧疗组(P﹤0.01);中药组、康复新液组、氧疗组bFGF含量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用药14d,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5. PDGF指标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创面组织中PDGF含量比较,给药3d,各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中药+氧疗组又高于氧疗组、中药组、康复新液组(P﹤0.01);用药7d,中药+氧疗组、中药组、康复新液组、氧疗组均高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中药+氧疗组又显著高于中药组、康复新液组、氧疗组(P﹤0.01);中药组、康复新液组、氧疗组PDGF含量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用药14d,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①中药经氧驱动雾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促进急性创伤修复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②实验通过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期创面组织中bFGF和PDGF含量的变化,说明其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③中药经氧驱动雾化可显著增加急性创伤修复模型大鼠创面组织中bFGF和PDGF的含量。④中药经氧驱动雾化的治疗方法促进急性创伤修复模型大鼠创面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创面组织中bFGF和PDGF的含量,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