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韩礼德一步步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功能语法主要包括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1971年,韩礼德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戈尔丁的《继承者》进行了分析,这被认为是最早借用及物性系统对文学作品分析的范例。韩礼德分析后发现,人类可以利用概念功能表达各种经验。该研究,及物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之中。但是那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和新闻中的语篇,基本没有利用及物性系统针对电视纪录片文本所做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着以及物性系统作为理论工具,对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中的语言文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尝试着回答以下问题:1、在《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中,都有哪些及物性过程存在?它们在这两部纪录片中是如何分布的?;2、在《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中,及物性过程分别有什么作用?;3、在《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中,有没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如果有,它们分别是什么?;4、在《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各及物性过程的分布?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研究分析。第一步先对这两部纪录片进行文本的转录;第二步从每个转录的文本中选取10%的内容作为研究的样本;第三步分析样本中的每个小句,利用及物性理论把它们进行分类;第四步对及物性过程进行数据统计并且制成相应的表格;第五步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每种过程的功能进行解释和说明。通过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三点发现及其潜在因素。第一、及物性系统六个过程在《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中都有相应比例的分布,每种过程都有其相应的作用,这反映出及物性理论可以用来分析纪录片文本。第二、在这两部纪录片中,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是主要的过程,而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是非主要过程。受这两部纪录片的文体特点和主旨影响,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在所有及物性过程中占了很高的比例。第三、在这两部纪录片中,及物性过程的分布存在差异,这和制作人的不同视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