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和方法等内容。
第二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讨论辅音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第二部分探讨、分析有关辅音格局的一些问题。该文把辅音产生的时程阶段叫做辅音的气流过程,并接受Arnold(1966)提出的辅音气流过程四阶段说,即闭合阶段(closure)、阻塞阶段(stop)、解除阶段(release)和爆破阶段(plosion)。四阶段说更有利于说明、解释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该文把一般所谓的“塞擦音”称为“闭擦音”,以避免“塞擦音”这一术语造成的误解;认为从逻辑上和语言事实上闭擦音都可以看成是一个音素。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这两个维度并非独立而完备的参量,而是具有一定相互制约的关系。该文以“爆发音”为例对语音学术语中常见的一些分歧进行了说明。在第二部分,论文指出辅音格局可以从音类配列格局,语音变体格局,阶、层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格局的分析又是多方面的。从音类配列格局看,语音上相似的音素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从属于不同的配列关系。从阶、层分析看来,汉语方言辅音有七阶五层(官话型)、五阶五层(闽粤型)、六阶六层(吴语型)、六阶五层(徽赣型)等类型。
第三章对普通话爆发音进行实验分析。概说介绍爆发音的一些特殊现象、优势部位和汉语方言中的爆发音等。爆发音最常见的部位是舌尖(舌冠)。[t][k]基本上出现于所有汉语方言。后接音素[u]有使双唇爆发音VOT增长的倾向,[u]对爆发音VOT的影响是成部位的。用音轨方程分析了普通话的爆发音,音节中元音的声学空间与单念时相比有所缩小,其中后高元音[u]前移明显。音节中元音F2频率值的变动范围比单念时扩大了,其中[(a)]和[u]的变动范围最大。音轨方程对舌根爆发音的分析有效性较低。送气音的闭塞段短于相应的不送气音的闭塞段,双唇音比舌尖音和舌根音的闭塞段都要长。
第四章对汉语擦音进行实验分析。概说介绍擦音的类型及汉语方言中的擦音,擦音最常见的是[s],所有汉语方言都基本上至少有一个擦音。普通话擦音的音长可以分为较长的一类[小嘲、M和较短的一类m、[x]。擦音与送气爆发音具有一定关系。较长的一类擦音大致音高较高、音强较强;较短的一类擦音大致音高较低、音强较弱。这是由发音时摩擦缝隙的大小决定的。对擦音空间分析的方法作了介绍,发现普通话擦音一般音长较长、音高较高、音强较强的一类,在擦音空间上则谱重心较高,分散程度较低。时域上的结果和频域上的结果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用擦音空间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青岛、上海、厦门、南宁、湘潭等方言中的擦音,指出音位上看起来相同的擦音在不同方言中的声学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浊擦音比相应的清擦音谱重心要低得多,分散程度和分布范围要小得多。
第五章对普通话闭擦音进行实验分析。概说介绍闭擦音的类型与汉语方言中的闭擦音,闭擦音一般出现在中舌面之前。闭擦音基本上存在于所有汉语方言当中,一般至少具有一个[ts]。对普通话闭擦音音长进行测量发现,zh、ch的时长比其他两组闭擦音都要短,该文指出普通话的zh、ch在语音特性上介于闭擦音和爆发音之间。不过从音系的角度zh、ch分析为闭擦音更为合适。送气闭擦音与擦音有比较接近的方面,二者在历时上经常有相互转化的情况,这种转化与共时状态下两类音素的强弱势态有关,也具有一定听感心理的基础。
第六章为结论,对前面几章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从整体上讨论了实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阻塞辅音的声学特征受自身性质这一内部因素的影响明显,而相邻音素以及声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小得多。音位标写与语音实质,声谱特征与发音生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而是纷杂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