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肠粘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咳嗽、持续性感染与免疫耐受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的,呈多种临床类型的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非常大,是世界各国重点防制和检疫的对象。BVD-MD主要感染牛、羊、鹿、猪等。此病的分布几乎遍布全世界,我国自1980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已有20多个省份相继报道有本病的发生。1994年陈茂盛等对陕西省13个县的肉牛、奶牛BVDV的感染情况做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阳性率为12.7%。近年来该病在陕西牛群中的流行有扩大的趋势,但至今未见BVDV陕西分离株的相关研究报道。2007年陕西某规模化奶牛场多头犊牛发生顽固性腹泻,疑为BVDV或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所致,笔者随即采集病死犊牛的肠系淋巴结,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参考NS5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1:5-TGG AGA TCT TTC ACA CAA TAG C-3:P2:5’-GCT GTT TCA CCC AGT TATACA T-3,用于BVDV NS5b基因的扩增;另外参照RV的VP1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3:5-AGAATTTCC GTT TGG CTA-3;P4:5’-CGGTCACATCATACAACT CT-3,用于RV VP1基因扩增。取发病犊牛的肠系淋巴结,进行研磨处理后,取上清液,按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 LS@ Reagent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提取病毒基因组RNA,进行RT-PCR扩增。结果扩增到约360bp的BVDVNS5B基因,未扩增到RVVP1基因,初步鉴定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取病料上清液接种于MDBK细胞,盲传4代后出现典型、规律的细胞病变。采用病毒蚀斑技术对病毒进行克隆纯化,提取其基因组RNA,再次进行RT-PCR鉴定。用Gel Extraction Mini Kit W5212纯化回收RT-PCR产物,将扩增的NS5B基因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采用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并对质粒进行酶切鉴定(EcoR I和Sal I双酶切及Sal I单酶切)和PCR鉴定。将阳性克隆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分别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为致细胞病变型(CP型)BVDV,与匈牙利VEDEVAC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按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TCID50为99%。取病毒克隆株的细胞培养物上清作10倍系列稀释,接种96孔培养板,逐日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孔数,按Reed-Mueneh法计算病毒的TCID50,结果显示BVDV陕西分离株的TCID50为10-3.62/0.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