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唇散白蚁对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的嗅觉识别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与微生物尤其是与真菌共栖是昆虫从群体聚集生活发展到完全社会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白蚁对真菌的利用是其社会性进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的工蚁收集巢外的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菌核放入巢内。白蚁工蚁的复眼已经退化,对于外界信号的识别主要依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器来完成。为了探究圆唇散白蚁对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的识别机制,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搬菌核的圆唇散白蚁工蚁R.labralis和不搬菌核的尖唇散白蚁工蚁R.aculabialis触角感器类型;在圆唇散白蚁工蚁和尖唇散白蚁工蚁转录组的数据库中筛选出嗅觉相关基因;比较了巢内有菌核和无菌核时两种散白蚁工蚁嗅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首次分析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产生的对工蚁可能有吸引作用的挥发性物质,为揭示圆唇散白蚁对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识别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本项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包括:1.圆唇散白蚁和尖唇散白蚁工蚁触角的显微结构比较。两种散白蚁雌雄工蚁的触角均为典型的念珠状结构,都由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构成,但是不同个体间的触角节数可能不同。圆唇散白蚁雌性工蚁的触角为14-16节,雄性工蚁的触角为15-17节;尖唇散白蚁雌性工蚁的触角为11-16节,尖唇散白蚁雄性工蚁的触角为12-16节。圆唇散白蚁雌性工蚁的触角长度为1360.5±120.1μm(n=10),雄性工蚁的触角长度为1319.2±66.1μm(n=10);尖唇散白蚁雌性工蚁的触角长度为1374.5±71.5μm(n=10),雄性工蚁的触角长度为1289.0±70.9μm(n=10)。这些数据表明圆唇散白蚁工蚁和尖唇散白蚁工蚁触角基本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圆唇散白蚁和尖唇散白蚁工蚁触角感器类型。本研究在这两种散白蚁工蚁的触角上观察到六大类共10种触角感器,分别为B(?)hm氏鬃毛(B(?)hm bristle,BB)、长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1)、短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2)、长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1)、短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2)、刺突状钟形感器(Furcella shape sensilla campaniformia,X)、球状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SCA)、球状钟形感器与刺突状钟形感器间的中间型(similar to the sensilla campaniformia and the furcella-shape sensilla,X/SCA)、半球形感器(Sensilla hemisphere,SH)以及一种表面孔洞(Aperture)结构。其中半球形感器(SH)仅在圆唇散白蚁雌雄工蚁上观察到;表面孔洞(Aperture)结构仅在圆唇散白蚁雌性工蚁中观察到;而在尖唇散白蚁工蚁触角上未发现这两种结构。本研究结果表明圆唇散白蚁和尖唇散白蚁工蚁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有所不同,可能与这两种工蚁在环境适应和行为功能方面不同有关。3.q RT-PCR分析了圆唇散白蚁和尖唇散白蚁工蚁嗅觉相关基因在巢内有菌核和没有菌核时的差异表达。在我们的圆唇散白蚁工蚁转录组数据中注释到22个嗅觉相关基因,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s)基因17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s)基因1个和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基因4个;在尖唇散白蚁转录组数据库中注释到33个嗅觉相关基因,包括OBP基因13个,CSP基因18个,OR基因2个。经过引物特异性筛选,在圆唇散白蚁工蚁中筛选了13个嗅觉相关基因;发现在有菌核存在时有10个嗅觉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巢中没有菌核的工蚁(p<0.05),其余3个嗅觉蛋白相关基因(GOBP 56d、OBP3、GOBP 19a)的表达水平在巢内有菌核和没有菌核时在工蚁体内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尖唇散白蚁工蚁中筛选出15个嗅觉相关基因,发现在有菌核存在时工蚁仅有4个嗅觉蛋白相关基因(GOBP 19a、OBP 2和两个CSP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巢中没有菌核的工蚁(p<0.05),其余11个嗅觉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巢内有菌核和没有菌核时在工蚁体内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推测Fibulorhizoctonia sp.对圆唇散白蚁工蚁具有显著的嗅觉刺激作用,这可以激发工蚁嗅觉感器上的CSPs、CSPs和ORs对其进行识别。4.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出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在萌发过程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通过与化学谱库比对,分析到了12种挥发性成分,分别是己醇、辛醇、芳樟醇、E-橙花叔醇、菠萝酯、企鹅酮、十四酸乙酯、十五烷、棕榈醇、月桂醇、二十烷和2,4-二叔丁基酚,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己醇和辛醇。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大多以具有木香味的醇类为主,可能对工蚁有较强的吸引作用,圆唇散白蚁工蚁可能通过这些(或某个)挥发物对Fibulorhizoctonia sp.进行识别之后再搬运进巢内。综上所述,圆唇散白蚁工蚁对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识别作用是嗅觉感器和外界气味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工蚁通过触角上的各种嗅觉感器对外界气味分子进行辨别并接收,而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则会产生可能对工蚁有吸引作用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而工蚁产生搬运行为。本文首次发现真菌Fibulorhizoctonia sp.对圆唇散白蚁工蚁具有显著的嗅觉刺激,并初步分析了Fibulorhizoctonia sp.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研究不仅为深入揭示白蚁与Fibulorhizoctonia sp.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还可以为散白蚁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人类活动已经对地球原本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土地利用与景观首当其冲。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作为自然环境脆弱的典型区域,如何有效评估该区域景观可持续性,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现人—地复杂系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成为目前地理学与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将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作为本文的研究区,首先构建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5年的
新疆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具有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受自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干旱已经成为新疆北疆地区最为典型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对农业、生态和经济都有很大影响。量化该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未来的干旱趋势进行预测以及合理应对干旱事件、降低干旱造成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1961~2017年北疆地区29个地面气象站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地表植被成为区域生态健康的鲜明指示因子,探究山地植被与气候变化时空耦合关系对揭示气候变化对区域植被动态的影响、地理国情监测和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基于秦岭地区32个气象站点的数据研究了2000—2018年该地的气温、降水时空变化规律,结合同期的MODIS NDVI数据,研究了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统计了秦岭植被NDVI与气候变化的关
针对Allee效应影响濒危物种生存的捕食-食饵问题,本文基于挖掘强Allee效应和弱Allee效应的本质区别,建立了一类具有强弱Allee效应的捕食模型.依次在弱Allee效应和强Allee效应下,通过理论证明分析系统的全局性态,并结合数值模拟验证.为制定保护濒危物种方面的有效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了Allee效应在捕食模型中的研究课题.一方面,研究了食饵具有弱Allee效应的情形.依据平
通常认为在平行层面压缩的情况下,沉积岩一般经历了从沉积成岩组构、初始变形组构、铅笔构造到初始劈理、弱劈理和强劈理等六阶段的岩石应变和岩石组构演化。其中,初始变形组构一般认为形成于沉积之后、固结成岩之前,记录了控盆构造及盆地发育时期的古应力信息,是解析沉积盆地构造属性的关键。然而,初始变形组构往往会在后期盆地反转变形时被改造。因此,经历不同程度变形改造的地层所记录的岩石组构特征如何,是否还会保留初始
系统发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构建物种之间系统树的学科,是理解生物多样性、进化历史、生态学等的核心。在古生物系统发育分析中,可用的信息只有从化石上提取的形态学数据。由于化石本身形成与挖掘的困难,数据中基本都包含一定的缺失数据和不可适用数据,它们会影响系统发育树的构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形态学数据仿真实验中探究了缺失数据比例和缺失数据模式如何影响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然后,比较了在不同情
PPR蛋白(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是一大类序列特异性RNA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陆生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PPR蛋白在细胞器RNA代谢过程中发挥功能。拟南芥基因组编码至少500个PPR蛋白。PPR蛋白家族分为两大类,包括P型亚家族和PLS型亚家族。通常,PLS亚家族蛋白主要参与线粒体和叶绿体转录本的RNA编辑,而大多数分析的P亚家族蛋白主要涉及RNA代谢
本文以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借鉴,从而推动数据中心系统的建设。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作为一种跨膜蛋白,在细胞间连接、神经系统发育、突触形成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唾液酸(Sialic acids,Sias)是一系列含有9个碳原子的羟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通常位于糖蛋白或糖鞘脂的糖链末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都存在Sias的异常表达。在多聚唾液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Sias可以被添加到NCAM上的
勉略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缘,是由印支期勉略洋向北俯冲消减、中国南北两大陆块相互碰撞最终完成拼合的板块缝合带。现今的勉略构造带是在印支期板块缝合带的基础上叠加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而形成的复合构造带。勉略构造带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岩石组合以及各种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构造行迹,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很好地恢复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拼合过程以及陆内变形的特征,进而探讨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