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记录分析活脉散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优势特点,及观察小剂量利法沙班片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抗凝疗效,并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方法:病人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纳入68例研究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活脉(由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统一提供,水蛭、虻虫、地龙、三七、全蝎等)8g,口服,日2次;对照组:服用利伐他班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0132),前三周10mg,一天二次,维持剂量为15mg,一天一次。分别于入组后第4周、6周、8周、12周检查D二聚体、多普勒彩超,比较入组前后及两组间的血栓情况。结果:1.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有效病例66例,其中治疗组34例,脱落0例,对照组32例,脱落2例。2.一般资料(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D-二聚体数据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可比性;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可比;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6周后与治疗4周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周后与治疗6周比较,P<0.01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12周后与治疗8周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P<0.01,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浆D-二聚体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4周、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后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增多,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的血浆D二聚体较治疗4周后均减少,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数据显示血浆D二聚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在治疗4周后达到峰值。两组组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统计学分析不存在差异。5.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再通治疗12周后治疗组无血栓再通2例,部分再通17例,完全再通15例,对照组无血栓再通3例,部分再通19例,完全再通10例,χ~2值为0.535,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活脉散、及小剂量利法沙班片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验证了活脉散切实有效,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验证了虫类活血祛瘀法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有效性。验证了小剂量利法沙班片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本次临床观察,为临床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规范化治疗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