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沸石分子筛具有规则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强酸性和良好水热稳定性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和催化等传统领域。但是,由于微孔沸石的孔径接近于许多涉及到的烃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沸石分子筛具有规则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强酸性和良好水热稳定性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和催化等传统领域。但是,由于微孔沸石的孔径接近于许多涉及到的烃分子的动力学直径,导致分子的晶内传质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做了很多努力,合成出了多级孔沸石。这类沸石同时具有微孔和中孔的优点,分子的扩散距离大大缩短,分子的扩散途径大大增多,活性位点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因而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多级孔沸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性能的制备、表征以及评价上,并且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我们难以研究反应物分子在其孔道内的吸附和扩散行为。Y沸石具有很多优点,如三维连通的孔结构、大的孔径和高的活性等,这些优点使其成为石油炼制过程中流体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主要成分。然而,传统的微孔Y沸石同样会遇到晶内传质阻力的问题,尤其在涉及到大分子的反应过程中。因此,研究者同样对其进行了后处理改性。改性Y沸石与未改性的Y沸石相比,在硅铝比、孔结构、酸性和由此直接导致的吸附、扩散和催化性能等性质上大为不同。本文选择了微孔沸石NH4Y和经过不同改性方法处理得到的多级孔Y沸石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碳数相同但构型和动态直径均不同的四氢萘和正癸烷为探针分子,利用智能重量分析仪(IGA-002)和零长柱装置(ZLC),通过测定它们在Y沸石上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和脱附动力学曲线,并采用合适的吸附、扩散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方程对其进行拟合计算,进而得到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如:吸附量、亨利常数、吸附热、有效扩散时间常数和活化能等,研究了它们在基础样品NH4Y和不同改性Y沸石上的吸附和扩散性能。此外,还归纳总结了包括以甲苯和甲基环己烷为探针分子在内的四种碳氢化合物分子的吸附和扩散实验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吸附质对吸附和扩散行为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1)四氢萘在Y沸石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研究在微孔沸石NH4Y中,四氢萘的吸附等温线为I型等温线,可用Toth模型进行拟合描述;而在改性后的Y沸石样品中,吸附等温线具有I型和IV型复合等温线的特征,符合Daul-site Toth模型。后处理法引入中孔的同时,牺牲了部分原来固有的微孔结构,使得沸石表面的不均匀程度提高,改变了吸附质所处的吸附环境,导致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微孔吸附量主要与酸量有关,中孔吸附量主要与中孔体积有关,当酸和孔的作用相互竞争时,孔对吸附量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中孔体积增大和酸浓度减少均会导致吸附作用力减小。从吸附量和吸附等温线的曲线变化幅度两方面看,四氢萘的吸附行为更接近于甲基环己烷。在吸附动力学方面,通过模型拟合发现,NH4Y具有最大的吸附速率常数和有效扩散时间常数。对扩散来说,反应物分子的传质速率与温度之间存在一个很强的依赖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中孔对扩散起促进作用,酸对扩散起抑制作用,当二者相互竞争时,酸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甲苯、甲基环己烷和四氢萘在扩散速率上表现出甲苯<四氢萘<甲基环己烷的大小关系,这也说明酸性在扩散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2)正癸烷在Y沸石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研究在微孔沸石NH4Y中,正癸烷的吸附等温线为I型等温线,可用Toth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后处理改性得到的Y沸石样品的吸附等温线为I型和IV型复合等温线,符合Daul-site Toth模型。通过后处理改性引入了中孔,牺牲了部分微孔结构,但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吸附质的宏观吸附量,改性处理使得沸石表面的不均匀程度提高,改变了吸附质分子所处的吸附环境,导致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这使得沸石样品的微孔吸附量qs,1减小,中孔吸附量qs,2增大。中孔体积增大和酸浓度减小均会导致相互作用力减小。比较四氢萘和正癸烷在同一沸石样品中的吸附量发现,四氢萘的吸附量较正癸烷的吸附量高,这可能是由于在吸附过程中相互作用力对两种探针分子在Y沸石样品上的吸附行为起到主导作用。代表正癸烷和四氢萘与沸石表面相互作用力的拟合参数b值和Q值在硅铝比较低的三个改性样品Y-1、YS和YFS中差别较大。在扩散方面,中孔的引入增加了孔口数目,增多了扩散路径,减小了反应物分子的空间限制效应,提高了扩散速率,降低了活化能。同一样品的不同温度下的扩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拟合得到的所有L值均大于5,保证了扩散过程为动力学控制过程。中孔对扩散起到促进作用,酸对扩散起抑制作用,当二者相互竞争时,酸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
其他文献
航空结构件壁薄、材料去除率高,在加工完成后工件内部残余应力再平衡导致工件发生严重的变形。目前的方法是基于残余应力预测或测量对加工过程建模仿真从而预测加工变形,进而离线优化加工工艺以控制加工变形。由于残余应力的准确测量一直是一个难题,并且加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现有方法难以实现加工变形精确控制。针对航空结构件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难题,本文对基于变形力监测数据的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加工颤振会严重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加剧刀具磨损并降低机床寿命。刀尖频响函数是现有加工颤振抑制技术的重要基础,子结构响应耦合法(RCSA)被广泛用于刀尖频响函数预测,然而现有RCSA法对连接处特性的建模和求解做了大量的假设、简化和近似,严重影响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连接处特性和机床主轴-刀柄-刀具各子结构动态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发现刀柄-刀具连接处特性会随机床主轴位姿和刀具悬伸长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人类对自然水质的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工业技术高速发展,使得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亟需彻底解决。氯酚(CPs)是一类毒性大且又难以再自然环境中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来源于染料、有机的农药、防腐剂以及有机消毒剂等,由于其不易被生物降解,一旦氯酚进入生物体内会持续累积下来,即使体内的氯酚含量极低,对生命体依旧造成巨大危害。由于氯酚污染物在水环
现今数字化测量设备已大量应用于飞机蒙皮对缝质量检测之中,其测量效率及精度的保证对整机制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飞机蒙皮对缝大多尺寸较大,激光扫描已成为一种采集其点云数据的常用手段。这造成点云数据量极为庞大,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点。因此,快速分割高质量局部对缝点云,精确提取局部对缝点云间隙阶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飞机蒙皮对缝的结构特点及测量需求,构建对缝的测量硬件系统。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点云数据处理技术
复合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材料,从微观角度研究复合材料的性能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聚乙烯的化学结构性能较为稳定,其生产和制备工艺也较为成熟,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卓越的力学性能,将二维石墨烯作为填料加入到聚乙烯基体中构成石墨烯/聚乙烯复合材料,诱导聚乙烯在其表面结晶,可以改善聚乙烯基体的力学性能。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不同聚乙烯链长
改进Ibarra-Medina-Krawinkler(IMK)恢复力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构件退化行为的滞回特征,对结构倒塌的模拟具有很好的效果,对倒塌安全性的评估,尤其是对于在相对较小变形下就开始退化的现有老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Open Sees软件,运用改进IMK模型,对柱构件及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在拟静力加载下的建模分析,并与广泛运用于数值模拟的纤维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改进IMK
ZSM-5分子筛因其具有独特的交叉孔道结构、适中的酸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以及较强的选择吸附性能,因此成为低碳烃芳构化技术的标志性分子筛。在有机模板作为结构导向剂条件下合成ZSM-5分子筛的传统水热法被认为是一种消耗资源、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的方法,这将对其作为催化剂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找另一种不使用有机模板合成ZSM-5的高效方法是有益的。采用无模板法合成分子筛摆脱了传统模板合成法
与相应块状材料相比,纳米材料有许多特殊的性质,这种特殊的性质多涉及到纳米材料的反应,且与纳米材料的粒度和形貌密不可分。而目前关于纳米反应动力学参数对纳米颗粒粒度和形貌的依赖性还不完全清楚,严重制约了纳米反应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验,研究了纳米材料的粒度和形貌对其反应动力学参数和表面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理论上,根据过渡态理论,首先推导出纳米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与粒度和形貌的关系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上的用量已经成为评价飞行器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复合材料固化作为复合材料零件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相对于传统热压罐固化技术而言,微波固化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能耗低等优势。然而,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中存在的面内温度不均匀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该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
大型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特别是基于不同类型阻尼器的减震体系一直是抗震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结构减震体系仅考虑阻尼系数这一单参数变化的影响,而随着三元减振体系的发展,能同时考虑质量单元、阻尼单元和刚度单元的三元减振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电涡流阻尼单元联合具有质量放大效应的惯质单元形成二元减振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耦合弹簧单元形成的三元减振体系具有调谐作用,大大提高了对结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