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23%,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人数约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4%[1];201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0%,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生活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和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更高。这两种疾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乳腺癌化疗的广泛应用,化疗期间引起血糖代谢的变化甚至糖尿病的发生已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辅助化疗中各种因素对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以便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资料。入组的所有乳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具备辅助化疗指征、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化疗前空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收集患者每周期化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化疗中各种因素对乳腺癌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将化疗后空腹血糖正常者纳入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升高者纳入血糖异常组。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高血压病史、临床分期、化疗方案(蒽环类或紫杉类、蒽环类联合紫衫类)及化疗期间辅助药物(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结果:202例辅助化疗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升高58例,占总例数28.71%(58/202),其中空腹血糖调节受损42例,占总例数20.79%(42/202),明确诊断糖尿病16例,占总例数7.92%(16/202)。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糖异常组与血糖正常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高血压病史、化疗方案、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分期、利尿剂使用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糖皮质激素累积使用剂量与血糖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369,p=0.004)。结论:1.年龄、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非糖尿病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发生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体重指数、绝经、高血压病史、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是非糖尿病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发生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因素。3.临床分期、利尿剂使用情况对非糖尿病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空腹血糖的升高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