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确立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商贸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沿着“从立足本地,到全国经营,到内向国际化,最终实现外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逐渐成为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外商采购小商品的重要基地。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营业面积260万平方米,汇集了43个行业,1901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市场成交额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同时,义乌市培育了袜业、饰品、拉链、化妆品、衬衫等一批优势行业和规模企业,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背景和分三步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即偶然的、初级的国际化阶段,积极的、内向国际化发展阶段和成熟的,外向国际化阶段。随后结合中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路径详细阐述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国际化进程,具体分为:1990年以前的酝酿阶段、1991—2002的初级阶段、2002—2005的内向国际化发展阶段和2005—至今的外向国际化阶段。同时,本文还收集了从1982到2007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数据,包括摊位数、营业面积、年交易额、出口比例等。精确的数字更加清晰地记录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快速国际化发展进程。接着本文利用刘增基于浙江经验修正后的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体包括:义乌市政府的“有为而治”和“拨浪鼓”文化的外在强大驱动,四大因素即国内小商品的强劲需求条件、市场集群内部的交流协作、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支撑和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的战略、结构在地理上的集中。然后作者从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政策壁垒的增加、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需求条件的变化、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渴望和零售产业的升级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一步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笔者结合第五章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一步国际化的挑战的分析和第四章利用刘增修正后的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具体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国际竞争力展开论述。希望为义乌的未来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