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米糠多糖和碳纳米管为模板的基因载体的制备及评价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高效的基因转运载体是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与病毒类载体相比,非病毒类载体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较低的生产成本等优点,但其较高的细胞毒性和较低的转染效率限制了该类载体的应用。天然大分子多糖类和无机纳米材料类因较低的细胞毒性而成为基因载体研究的热点,但这两类载体均需要修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以达到更高的转染效率。本论文以米糠多糖和碳纳米管为基础材料开发新型基因载体,通过制备聚乙烯亚胺改性材料,进而评价其基因载体的性能。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米糠多糖通过缩合剂接枝PEI分子制备得到PEI修饰的米糠多糖(RBP/PEI30K);碳纳米管通过多巴胺自聚在其表面形成多巴胺涂覆层,并进一步接枝得到PEI改性的碳纳米管(CNT/PDA/PEI30K)。合成材料的理化性质通过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lemental Analysis)、激光粒度仪等手段进行表征;然后通过MTT、RTCA、电泳实验和体外转染实验对制备材料作为基因载体的潜力进行系统评价。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分别将两种材料进行了穿膜肽TAT肽的接枝修饰,肽修饰后材料的基因转运效率通过以上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证明两个载体均被成功制备。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载体与DNA有效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1.8×10~7和2.3×10~7。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BP/PEI30K和CNT/PDA/PEI30K分别在质量比为1.5:1和2:1时完全凝聚DNA,并保护DNA不被DNase I降解。粒度分析结果表明,RBP/PEI30K/DNA复合物的粒径约为150 nm。释放实验结果显示,DNA可以从载体/DNA复合物中有效释放,释放率在80%以上。MTT和RTCA结果显示两种载体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且细胞毒性均低于PEI30K。体外转染实验证明,载体/DNA复合物可以被细胞高效摄入,且RBP/PEI30K和CNT/PDA/PEI30K在载体/DNA质量比为5:1和2.5:1时,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分别为38.59%和9.52%。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材料在TAT肽修饰后,对基因的转染效率明显提高。综上,通过对基于RBP和CNT合成材料作为基因释放载体的系统研究,我们希望为设计和开发更安全、高效的基因载体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或思路。
其他文献
土壤污染问题是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备受瞩目。江西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省份之一,如:江西德兴铜污染、赣州有色金属污染等。樟树又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是长江流域常见的常绿阔叶树种,也是重要的特色经济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根据枝叶精油主成分含量可将其分为芳樟、柠檬醛樟、脑樟、龙脑樟等化学型。本文以1年生芳樟、柠檬醛樟、脑樟和龙脑樟扦插苗
甘氨酸在中性条件下可以与氢氧化铜悬浮液发生络合作用,生成溶于水的甘氨酸合铜配合物,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层清液中铜的吸光度,可间接得到甘氨酸的含量。研究发现,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讲座(六)──第六讲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抽样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组马贤明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审计抽样的广泛运用。制定与实施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HSWD)Ⅱ号抗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法检测THSWDⅡ号对新生血管的效应,以MTT法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有无抑制作用,
针对当前“风沙物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数理基础不扎实、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动手能力差等问题,以梁希实验班为试点,对“风沙物理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理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标记白蛋白行胶质瘤术中荧光实时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将荧光素钠标记鼠血清白蛋白。先行体外实验:将C6胶质瘤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与0.1mg/ml
目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知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引起该腹泻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高毒力菌株的流行使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
唐诗中"五花马"一词的解释,从清代王琦注《李太白集》的《将进酒》一诗中解释开始就存在疑义,但是一直得不出统一的结论。到20世纪80年代学人开始关注,对这个词从渊源上找解
众所周知 ,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物理、化学、文学、经济学、和平和生理医学六个奖项。它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笔者作为医学科技管理的科管人员和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学者 ,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隔震技术作为一种可有效减小地震响应的方法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