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芪蛭通络胶囊为临床治疗偏瘫中风的上市药品,临床疗效确切,但鉴于其处方药味多,成分复杂,尚未见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选择对芪蛭通络胶囊依据各味药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进行拆方形成的活血化瘀药味组进行药效及物质基础研究。采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比较芪蛭通络胶囊全方、活血化瘀药组、全方缺活血化瘀药组对其保护作用的差异,明确活血化瘀药组对全方的贡献,并建立活血化瘀药味组体外化学成分特征图谱、血清特征图谱,比较分析入血成分,探讨活血化瘀药组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1.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以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为指标,观察芪蛭通络胶囊全方、活血化瘀药组、全方缺活血化瘀药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研究建立活血化瘀药组的UPLC特征图谱,标定不同批次活血化瘀药组特征图谱共有峰;基于单味药、缺味药及对照品同条件下的UPLC图谱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和指认,明确各药味对药组的贡献。3.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正常大鼠血清、正常大鼠给药血清UPLC特征图谱,通过各色谱图之间的比较,分析活血化瘀药组可能的入血成分,初步探讨芪蛭通络胶囊活血化瘀药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脑梗死面积增加(P<0.05),脑组织中NO、MDA、LDH、IL-1β、TNF-α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含量显著减少(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5),改善脑梗死情况(P<0.05),减少脑组织中NO、MDA、LDH、IL-1β、TNF-α的含量(P<0.05),提升脑组织中SOD的含量(P<0.05)。表明各给药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其中活血化瘀药味组保护作用虽不及全方(P<0.05),但全方缺活血化瘀药味后保护作用下降(P<0.05),缺活血化瘀药味组保护作用与活血化瘀药味组保护作用相近,表明活血化瘀药组在全方发挥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2.通过对供试品制备条件及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芪蛭通络胶囊中活血化瘀药的UPLC特征图谱,色谱条件:Zorbax SB-C18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0~40min,5%~35%A;40~50min,35%~50%A),进样量为1μL,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30℃,流速为0.3mL·min-1,信号采集时间为50min,10批样品测试相似度均大于0.98,方法稳定可行,并指认出21个共有峰。通过与活血化瘀药组各单味药、缺味药UPLC图谱进行对比,对共有峰进行归属,结果表明活血化瘀药组所含的9味药在共有峰色谱图中均有体现。并与对照品对照,指认鉴定出6个成分,分别为原儿茶酸(4号峰)、咖啡酸(8号峰)、阿魏酸(12号峰)、迷迭香酸(14号峰)、丹酚酸B(17号峰)、山柰素(20号峰)。3.通过活血化瘀药组血清特征图谱的分析发现,正常大鼠体内共检测出11个入血成分,其中6个为原型成分,5个为代谢成分,并确定6个原型成分中有1个为山柰素。结论将芪蛭通络胶囊中活血化瘀药组从方中拆分出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对阐明全方药效物质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体外UPLC特征图谱的构建,结合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其在正常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分析,探讨活血化瘀药组的药效物质基础,为芪蛭通络胶囊进一步的配伍科学性研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复杂大处方中药制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