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咽动态造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与临床评估检查对脑卒中后误吸检出率的差别,为临床筛选精确的检测方式;比较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的误吸发生率的差别;对于发生误吸的患者,研究不同性状的食物和同一种液态食物的不同量对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损伤部位、不同食物浓度及量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根据苏格兰国家指南[1]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定义确定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56例,按照损伤部位的不同分为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分别完成咽动态造影和临床评估检查。(1)临床吞咽功能评估选用饮水试验,嘱咐患者一次性吞下30ml温水,观察有无呛咳反应,有反应者则为阳性,无反应者则为阴性;咽动态造影检查时,嘱患者经口吞咽20ml76%泛影葡胺溶液,并通过透视录像记录本组患者的整个吞咽过程,观察造影剂是否进入声门下方的气道内,进入则标为阳性,未进入则标为阴性,比较两种检查之间误吸检出率的差别。(2)对咽动态造影筛选出的误吸患者,再分别吞咽3ml、10ml量的对比剂及混有对比剂的糊状物10 ml量,观察吞咽物的不同性状和不同一口量对误吸发生率的影响。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别对上述资料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1)VFSS对误吸的检出率高于饮水试验。(2)真性球麻痹后的误吸发生率高于假性球麻痹。(3)在误吸患者中,液态食物的误吸率高于糊状食物,吞咽物3ml量的误吸率低于10ml量。结论:(1)VFSS可发现临床评估方法无法发现的隐匿性误吸,可提高误吸的检出率。(2)真性球麻痹患者更易发生误吸,对真性球麻痹患者应常规行VFSS。(3)糊状食物及减小一口量可帮助患者减少误吸的发生。因此,VFSS可作为临床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检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并对康复治疗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