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对跌倒、失能、死亡等多种不良结局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然而,以往国内外关于衰弱的研究多基于某一时点的单次调查结果,对衰弱发展轨迹及其不良结局的研究较为有限。据此,本研究拟使用组基轨迹模型,识别中国老年人中的异质性衰弱轨迹亚组,描绘各亚组的轨迹曲线,分析不同轨迹归属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各轨迹组与全死因死亡率之间的纵向关联。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The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研究对象为2002~2008年连续参加三次调查的3,555名65岁以上老年人。该数据库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了老年人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情况、认知功能、自理能力、慢性疾病等多种信息,并通过死亡家属问卷收集了死亡者的死亡日期、生前健康状况等。本研究中使用多种健康指标构建了衰弱指数,在拟合组基轨迹模型后,分别刻画65~7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衰弱发展轨迹。通过秩和检验和~2检验,比较不同衰弱轨迹人群的基本特征差异。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人衰弱轨迹归属的主要因素。在研究不同衰弱轨迹与生存结局的关联时,描绘各轨迹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检验不同轨迹组间全死因死亡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衰弱轨迹组对全死因死亡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按照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555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其中65~7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2,198名,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1,357名。在中低龄老年人中,存在着“低-稳定型”、“中-稳定型”和“低-快速增长型”三种不同的轨迹发展模式。纳入人口学特征对发展轨迹进行解释,结果发现年龄、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和吸烟状况可显著影响中低龄老年人的衰弱轨迹归属。平均随访4.78年后,“低-稳定型”、“中-稳定型”和“低-快速增长型”老年人的死亡率分别为33.32%、63.20%和75.63%。在调整年龄、性别、基线衰弱指数、民族、居住地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与衰弱轨迹呈“低-稳定型”相比,“中-稳定型”(HR=1.79,95%CI 1.30-2.47)和“低-快速增长型”(HR=3.37,95%CI2.62-4.33)均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在对性别分层后,女性组“中-稳定型”和“低-快速增长型”衰弱轨迹均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男性组“低-快速增长型”衰弱轨迹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增加有统计学关联。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衰弱发展轨迹,分别为“低-缓慢增长型”、“中-缓慢增长型”“中-快速增长型”和“高水平衰弱型”,年龄、性别、民族、教育水平、从事农业活动、保持规律锻炼可显著影响高龄老年人的轨迹归属。平均随访3.06年后,衰弱轨迹呈现“低-缓慢增长型”、“中-缓慢增长型”、“中-快速增长型”和“高水平衰弱型”老年人的死亡率分别为72.29%、88.20%、94.95%和95.35%。在调整年龄、性别、基线衰弱指数、民族、居住地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与衰弱轨迹呈现出“低-缓慢增长型”相比,“中-缓慢增长型”(HR=1.62,95%CI 1.38-1.91)、“中-快速增长型”(HR=2.67,95%CI2.11-3.39)和“高水平衰弱型”(HR=2.28,95%CI 1.68-3.10)的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对性别分层后,男性组和女性组中衰弱轨迹呈现出“中-缓慢增长型”、“中-快速增长型”和“高水平衰弱型”与全死因死亡率的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关联。结论:中国的中低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中分别存在着不同的衰弱发展轨迹。快速进展和较高水平的衰弱轨迹可能是全死因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