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副词“都”使用频率非常高,它的本义为名词,引申发展为动词,由于词义的泛化和句法环境的影响,动词“都”逐渐演变为总括副词。总括的功能有时难以坐实,语义上更为虚化,逐渐衍生出语气副词的用法。本文认为,“都”的义项有两个,一是总括副词,二是语气副词。 以往学界讨论汉语句式时往往忽略了位于状语位置上起修饰作用的副词对句式结构义的影响,本文以汉语的典型句式“连”字句、“把”字句、“比”字句为例,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结构义,以及语气副词“都”进入相关句式后对其结构义的影响。 “连”起初为表示“连带”的动词,后语义逐渐虚化为指明极性条件的介词,形成典型的“连”字句。“连”后的成分原本大多为名词,且应处于预设中可能性等级序列的低端,但是,后来“连”后极性成员地位弱化,越来越多的不处于某一等级序列中的成员进入“连”字句中,这是对典型“连”字句的一种承继和发展,使得“连”字句的语义更具有不可分解性,构式化程度更高。这种非典型的“连”字句仍然保留了“连”字句表示主观强调的语义语用功能,这是语气副词“都”语义渗透的结果。 “把”起初为表示“拿、持”的动词,后逐渐虚化为介词,形成典型的“把”字句,主要用来表处置,后来又发展出表致使、表相关等其他意义。当语气副词“都”进入该句式时,其典型的表处置的意义弱化甚至消失,这与典型的“把”字句表义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非典型的“把”字句。其中语气副词“都”表示主观强调的功能渗透到整个格式中,使得整个格式客观程度降低,主观表情功能增强。这种非典型的“把”字句并不是句法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的结果,其语义不透明,相较于典型的“把”字句,其构式化程度更高 “比”起初是表示“类同”的动词,后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是“比较”,后在表“比较”的基础产生了“比拟”义。当语气副词“都”进入该句式时,其典型的表比较的意义弱化甚至消失,这与典型的“比”字句表义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非典型的“比”字句。非典型的“比”字句并不是表示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其主观化的程度高,语义更具有不可分析性,相较于典型的“比”字句,其构式化程度更高。 这些句式构式化程度的高低与语气副词“都”的进入有密切的关系,虽然语气副词“都”处于状语位置,是一个修饰性的成分,但其具有句法强制性,如果不出现,相关句式的构式化程度就会明显减弱或是影响句子的合理性。另外,非典型的“连”字句、“把”字句、“比”字句句式标志词的对立被中和,可以运用变换的手段互相替换,从中确能看到这三种句式都能起到一致的主观强调的作用,这是语气副词“都”语义渗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