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行于江西省万安县窑头镇的一种民间吹打乐——窑头打八仙属于仪式音乐之范畴,是赣中南地区吹打乐种之代表,因此她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上述仪式表演文化的神秘色彩。在她的身上,承载了一千多年来梨园戏班在赣中南民间的起落沉浮与兴衰巨变,也浸染了千余年来万安古镇人民的繁衍生息与喜怒哀乐。欲对其研究,首先应立足丁中国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以赣中南为中心的相关地区的文化背景的考察与研究,其中包含了地理、历史、神话、民俗、信仰等跨学科的立体式研究。
通过对打八仙乐人与当地人的民俗信仰、仪式概念、音乐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探索与分析,为乐社的具体仪式表演程式、表演内容,进而深入到打八仙音乐之宫调特点、核腔因子、旋律发展手法、曲式结构、不同场合曲目运用原则之比较,以及不同运用原则下所产生不同的曲式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找到合理的解释路径。以上这些千丝万缕、紧密相关的仪式因子整合链接而成了打八仙仪式音乐整个仪式基因列,正是这条仪式基因列上的每一个仪式因子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影射山打八仙仪式音乐的整体气质特征与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这些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千丝万缕的“仪式因子”的考察、分析与研究,将打八仙音乐之文化内涵划分为固定因素平¨可变因素两人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沉淀山表层流行音乐,中层民歌曲艺音乐,内核为传统曲牌音乐三个层次。
至此,结论和盘托出:正是因为居于内核的同定因素的传统曲牌音乐占据着相对重要的优势,才使得打八仙音乐目前仍散发着传统气息和魅力,未改变其原有本质,与此同时,外层音乐文化的冲击义使得打八仙音乐呈现出封闭——开放性舣重格局,甚至面临消亡的命运。本课题主要属于传统民间乐种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研究打八仙仪式音乐的传承动力和文化机制,建立起一个持续有效的载体,架设起民间文化遗产走向新生的桥梁,这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推动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创作与发展等将是不无裨益的。本课题的研究为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也为中华民族草根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客观真实的田野文本。笔者期望借此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引领建设先进文化,进而推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