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浪潮的推动下,依托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市场机制正在更多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发育到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世界经济交融的日益深入及资源流动的无国界化,一直困扰西方国家的“两难选择”,即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与安全性问题,也逐步引起我国劳动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为探寻破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难题的适宜路径,本研究汲取灵活安全性理论要义,在洞识欧洲国家灵活安全性劳动力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辩证思维方法及多元统计回归、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历程、潜在发展趋势、灵活安全性表现和模式等作一宏、微观视角相结合以及理论、实践素材相支撑的分析与讨论,评估我国灵活安全性劳动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效率提升的效果,从而提出有助于我国优化当前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战略构想、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灵活安全性劳动力市场依托四项基本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支撑,即失业保险制度、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决定机制和就业保护立法。鉴于国家间差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等状况,各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功能各异,灵活安全性模式亦呈现国别差异。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的总体表现是“灵活化趋势下的安全性提升”,其当前的运行状态更类似“大陆国家模式”,灵活安全性特征可概括为较低水平的灵活性和中等水平的安全性。以最低工资制度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我国灵活安全性劳动政策能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由此证明,重视劳动力市场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助于我国建设和优化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安全性模式,其深层次意义则在于对宏观经济绩效和微观企业效率的促动和提升,因而是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诉求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