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恶化的预防及预后改善的防控与诊治提供了临床帮助。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及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22例,收集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ratio,NEUT)、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绝对值、血小板(Platelet blood cell,PLT)计数,分别计算NLR及PL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依照NIHSS评分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恶化组(END组)和非恶化组(非END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和NLR、PLR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EN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NLR及P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依照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NLR、PLR和预后的相关性,将预后不良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预测。结果(1)急性脑梗死入院第1天NIHSS评分与外周血中NEUT计数、LYM计数、PLT计数、NLR、PLR均相关(P<0.05),入院第3天NIHSS评分与外周血中WBC计数、NEUT计数、LYM计数、NLR及PLR均相关(P<0.05);(2)AI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的NLR、PLR水平显著高于非恶化组(F=4.148,P<0.001),AIS远期预后不良组的NLR、PLR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F=4.682,P<0.001);(3)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外周血WBC计数、NEUT计数是AIS预后不良独立的危险因素;(4)在ROC曲线中,预测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NLR水平的AUC为0.791(0.714-0.868),PLR水平的AUC为0.655(0.561-0.749),经比较得出PLR对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参考价值高于NLR;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NLR水平的AUC为0.791(0.714-0.868),PLR水平的AUC为0.618(0.543-0.693),经比较得出PLR对远期预后的参考价值高于NLR;结论1.患者年龄、外周血中WBC计数、NEUT计数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入院时NLR、PLR值对首次出现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