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云系统研发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助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国内现有大小桥梁超过85万座,且桥梁建设正处于不断扩张中。我国在享受桥梁带来便利的同时,为了经济长久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要重视桥梁的日常运营与维护,因为桥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难免会因为风吹日晒、车载负荷等因素而出现损伤,从而转变为危桥,影响正常运营。本文针对桥梁的日常运营与维护设计了一个远程健康监测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手段对桥梁的损伤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本文基于云技术设计了一个桥梁健康监测云平台。通过振动、加速度、裂缝、位移、温湿度等传感器采集桥梁数据,经过4G、Lo Ra等网关将数据无线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以达到远程监测的目的。为了提高云平台运行的稳定性,设计了集缓存式、分布式、安全式为一体的数据库系统。云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监测数据上传与分级预警、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分析、专家系统、用户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工巡检数字化管理。(2)针对桥梁的损伤预警研究,本文通过一个简支梁仿真模型在出现不同深度裂缝场景下测量获得的振动数据集,利用时域、频域、时频域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梁体在出现不同深度裂缝时,相应振动信号的特征表现。经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为桥梁早期损伤检测提供理论依据。(3)当桥梁出现裂缝损伤时,其振动特性会发生相应变化,本文利用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深度神经网络框架,用于桥梁裂缝损伤的识别与分类。结合(2)中的振动数据集,该框架与全卷积网络(FCN)、残差网络(Res Net)、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双向LSTM(Bi-LSTM)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框架性能表现最优,裂缝损伤识别与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5%,相比其他4种方法,至少提高了3%。最后将以上算法集成至设计的桥梁健康监测云平台中,形成专家子系统。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和固废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工业副产石膏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固体废物,来源广泛、产生量巨大。其综合利用率低(不足40%),大部分仍以堆存为主,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因此,工业副产石膏的无害化及二次利用对于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和资源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红石膏和磷石膏是两类典型的工业副产石膏,目前最常见综合利用方法是经过预处理后替代天然石膏作为建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配电网作为直接向人民供电系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做好供电服务工作愈发重要。精确、快速的故障定位技术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对故障定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广域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WAMS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形势下
苯并三氮唑(BTA)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现阶段苯并三氮唑的工业生产多采用间歇结晶的方式,存在效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粒度要求等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将苯并三氮唑的间歇结晶工艺转化为连续结晶工艺,对苯并三氮唑的连续结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首先,对BTA的结晶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重量法测定了273.1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光催化膜反应器可实现污染物与水的分离,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运行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污水处理方式之一。但现有的光催化膜反应器构型中的光催化反应效率会因膜污染遮挡紫外光而降低,逆流光催化膜反应器可以从原理上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熔融石英具有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较高的紫外-可见光透过性,常被用作功能光学部件的材料。利用熔融石英制备的具有紫外透过特性的
纳米纤维素(CNF)薄膜具有透明度高、绝缘性能优异以及环保可降解等优点,有望作为绝缘材料用于下一代“绿色”电子器件。目前制备纳米纤维素薄膜主要采用过滤法以及铸涂法,存在难以控制尺寸以及不能精细图形化等问题。本论文以喷墨印刷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薄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不同助剂优化纳米纤维素墨水的可印刷性;之后结合纳米纤维素墨水的特性开发相应的高均匀薄膜制备工艺,从而实现直接图形化的高性能纳米纤维素绝缘薄
近些年来,随着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智能监控设备开始普及。人是监控视频中十分常见的监控对象,但由于监控环境的复杂性,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周围环境物体遮挡,而被遮挡的部分会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因此,恢复不可见的人体姿态数据对有关政府部门分析公共场所中的人体行为,保证公共场所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人体姿态补全算法,即给定两端可见的姿态序列来合成中间缺失的序列。针对
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堵预测是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支撑性技术之一,对于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发生,更好的发挥高速公路安全、便利以及高效的独特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状态的准确预测,首先需要获取高速公路路段未来一段时间的交通状态表征参数预测值;其次,利用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状态表征参数预测值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道路交通状态进行判别研究,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状态的预测。首先,建立高速公路交通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供给侧的矛盾日益凸显。机构养老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社会对其需求会进一步增大。公共空间是养老机构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核心空间,除了要满足交通吃饭等基本生活行为,还是机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人的身心感受。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迅速,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养老机构的理论研究也未成体系,同时对老年人的积极心理关注不足,导致养老空
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主要代步工具,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每年递增,要在狭小的、复杂的、恶劣的泊车空间里完成泊车入库操作已经成为广大驾驶员的一大难题。当前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推动着汽车产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功能的汽车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配备自动泊车系统的汽车能够在狭小的、复杂的、恶劣的泊车空间里自主地完成完整的自动泊车过程,解决了广大驾驶员
随着中国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的产品由低端转向高端,装配在产品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装配过程的优化决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因此装配线平衡优化成为解决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关键问题。目前装配线平衡研究主要针对单人工作站的装配线和不考虑工人间协作的多人共站装配线平衡的研究。但是在一些生产大型设备或产品的装配线上,工序多且任务复杂,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共同完成工序,这时装配线平衡问题需考虑在满足各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