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胃肠癌患者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调查,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疾病相关变量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试图建立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以及生活质量间的作用路径。方法:采用Cor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量表(MCMQ)、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中的共性模块(FACT-G)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采用Amos软件进行作用路径的验证,确定模型中各因素的中介效应。结果:1.胃肠癌患者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25.31±6.88;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0±0.56;在应对方式方面,面对应对平均得分为19.88±3.43,回避应对平均得分为17.12±2.46,屈服应对平均得分为9.10±2.93;胃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平均为71.44±15.10。2.胃肠癌患者的心理韧性得分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对应对得分在性别、居住地、职业、知晓诊断的时间、化疗次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避应对得分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应对得分在不同知晓诊断的时间、化疗次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得分在不同文化程度、知晓诊断的时间、化疗次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韧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回避应对、生活质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面对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与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回避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淋巴细胞百分比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面对应对、回避应对、淋巴细胞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A125、屈服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4.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屈服应对对生活质量的回归,其标准偏回归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3.7%),屈服应对在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5.8%),屈服应对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2.7%),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屈服应对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2.4%)。屈服应对在知晓诊断的时间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5.1%),屈服应对在化疗次数和生活质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64.1%)。结论:1.胃肠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水平中等偏高;面对应对、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得分中等偏低。2.人口统计学变量及疾病相关变量对胃肠癌患者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3.胃肠癌患者面对、回避应对得分越高,屈服面对得分越低,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水平越高。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水平高的患者多采用面对和回避应对策略。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回避应对可能是胃肠癌患者的一种有效应对策略。4.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屈服应对能较好地预测胃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韧性可直接影响胃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通过自我效能和屈服应对影响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也可通过屈服应对影响生活质量。知晓诊断的时间和化疗次数可通过屈服应对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