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整个左心室(包括梗塞区和非梗塞区)心肌结构和形态发生的一系列改变称为左室重构(LVR),包括早期的梗塞区伸展和晚期的整体心室扩张两方面。左室重构不仅使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而且死亡率亦明显增加,因此抗心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AMI后LVR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LVR过程常伴有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激活,如Ang Ⅱ,ALD,ET等因子的过度释放,这些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心功能的恶化,导致心衰的发生。因此治疗AMI后LVR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释放,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AMI属中医的“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国内许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动物实验等做了许多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针对AMI后LVR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在总结导师陈晓虎教授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治疗方法,初步探讨协定方“愈梗Ⅰ号”(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功效)对AMI后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及左室重构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初步评价“愈梗Ⅰ号”对AMI后神经内分泌激活及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 【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将4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四组。入院后未行PCI或PTCA术者随机分为A组13例(基础治疗组),B组14例(基础治疗+愈梗Ⅰ号组);入院后行PCI或PTCA术者随机分为C组9例(PCI或PTCA术+基础治疗+愈梗Ⅰ号组),D组8例(PCI或PTCA术+基础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Ang Ⅱ、ALD、ET的变化,并随访2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心室重构各指标的变化及心功能的状态。 【结果】治疗后四组Ang Ⅱ、LAD水平虽均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ET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ET水平比较,可见与B、C、D各组明显优于A组(P<0.05);A组患者LVDd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治疗后B组及C组明显优于A组(P<0.05);A、B、D三组在LVESV和EF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SV值扩大,EF值减少,P<0.05,有显著性差异,C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B、C、D三组优于A组(P<0.05),B、C、D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