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外语的词汇教学目前在教学方法上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偏重于显性的直接词汇教学(以“强接口理论”为理论基础)还是隐性的间接词汇教学(以“弱接口理论”为理论基础)。
通过回顾国际国内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方面的最新文献,可以看到,大多数文献都偏向于从学习者角度讨论词汇学习的策略,没有着重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因此,本文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尝试。本文首先对中国研究生英语学习者群体进行了一次英语词汇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的试验,并通过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然后借助对相关文献的认识和讨论,为试验结果提供了可能的理论解释;最后,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实验结果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共100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参加了实验。实验对象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试验组采用隐性教学法,控制组采用显性教学法。
本试验的主要发现如下:较之显性教学,隐性教学对于目标词汇的短期和长期记忆均更加有效;隐性教学对试验对象中的低语言能力者记忆效果的改善比对高语言能力者更加有效。
关于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本文采用了Laufer和Hulstiin共同提出的“参与量”(involvement load)。它不仅包括影响词汇记忆的认知方面的因素,也涵盖了动机和情感的因素,同时还是一个可以用来解释词汇记忆效果差异的可量化的标准。
由此,本文结论为:较之显性教学,隐性教学更加有助于提高中国研究生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水平,并且对于其中的低语言能力者,效果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