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自19世纪以来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培养了诸多精英人才取得巨大成功而被世界各国竞相模仿。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由一系列不同领域的课程所构建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学科视野,以理性、合乎逻辑的方式分析、批判和解决各种问题,加之文理渗透、价值形成等作用,使得通识教育不单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是通过文化的形成对人才培养发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观我国,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制度、课程等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把素质教育简化为选修课来看待,缺乏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要素渗透和全程参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并正确理解和践行素质教育是我们今后必须面对的问题。鉴于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试图在本研究中探究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脉络关系,并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文化氛围,它对学生产生了哪些效果,通识教育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素质教育不甚成功的原因何在以及我国的素质教育如何汲取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的设计中,人文科学课程营造了自由多元的环境氛围,社会科学课程塑造了民主批判的公民文化,自然科学课程引领了理性严谨的思维方式。因此,就通识教育所营造的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而言,人文科学知识实现学生视角从关注局部到注重整体的转变,把握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寻根性;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活动作为一个求真、求知、求是的过程,是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以任何功利为目的,并不断地追求创新;就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而言,通识教育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并教人尊重自然,使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以美好构建。总而言之,通识教育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对学生的成长都是不无裨益的,因此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