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基于中国区域台站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温度日较差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然后利用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6-9月地面基准站逐小时降水数据集分析中国区域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特征。最后采用LMDZ区域气候模式以及WRF天气模式对中国区域的温度日较差与降水日循环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而揭示中国区域降水日循环变化对温度日较差变小的响应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多年平均日较差空间分布大体上以秦岭、淮河作为分界线,北部温度日较差偏大,南部偏小。1961-2010年全国日较差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东北、西北地区下降明显,河套地区出现略微上升趋势。EOF分析的第一与第二模态分别体现了温度日较差演变过程中的下降趋势特点以及平均空间分布特点,这两个模态揭示的日较差空间分布形态伴随日较差演变过程中的始终。(2)中国区域小时平均降水量、小时平均降水频率以及小时平均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形态大体上呈现为从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递减的态势。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华南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这些地区的降水日变化特征比较显著。小时平均降水量与温度日较差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3)WRF模式的模拟结果能够大致反映出温度日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北方地区偏大,南方地区偏小的分布特征,但模拟值较观测值偏小。通过增大反照率的方法可以实现减小温度日较差的作用。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降水日循环位相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地区,当日较差减小以后,夜雨现象明显减弱。(4)LMDZ模式模拟出的温度日较差值明显低于观测值。但是从空间形态分布特征的角度来讲,模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但是LMDZ在Historical情景下对温度日较差的模拟情况不是非常理想。小时平均降水量的模拟值较观测值偏大。RCP4.5情景下,东北西部地区的日较差明显减小,东南沿海地区的日较差明显增大。